正文 第85章 不要在同事中拉幫結派(1 / 1)

公司有兩個培訓名額,又可以拿證書,又可以當作渡假,握個肥差。今天的辦公會上定人選。財務部主任英英提出讓出納小金去,大家互相觀望不表態。“誰不知道你們倆好得穿一條褲子都嫌肥!”恐怕許多人都在心裏嘀咕。

在任何一個單位都會有這種情況,或利益一致,或工作需要,或純粹脾氣相投,一些人很自動地組成一些小團體。

他們開會時要挨坐一起;一起進午餐,還交換不同的食物;在樓道見著了會多聊兩句;午休時互相串串;女人們下班時還會等著一起去搭車。更有甚者,恐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有人緣,他們是“小集團”,人前人後總要表現出親密狀。

在單位過多暴露自己的“小團夥”,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首先,幾個人過於親密,容易讓人反感。同一個部門的人,和這個明顯投機,和那個淡漠相處,本身就容易引起矛盾,幹擾工作;不同部門的就更讓人多心,甚至會讓人懷疑,這個人老和別的部門的人來往,胳膊肘向外拐,沒準把部門內部的事全抖落出去了。

其次,易引起別人的戒心。比如說“鐵三角99,如果另外的人要議論他們當中任何一爪、,都要看看另外兩個在不在。無形中,他們失去了獲得真實情況的機會,

另外,搞“小團夥”除了讓自己感到工作時問不那麼緊張枯躁,上班像上劇場外,最主要的恐怕也不單是找人說點心裏話。發點過份的牢騷,而是為了形成一定的勢力。即使不是將來有所作為,起碼關鍵時刻有人幫一把。在有關分房會議上,可以站起來為你說幾句“公道話”;在你遭到別人攻擊時,也可以為你解解圍;甚至有的空缺,也能夠給你提提名。但是,如果你們的“小團體”平時煞是惹人注目的話,你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為你們其中的某一個人所說的話、所做的工作,都會被別人視為“不公正”、“小集團主義”,而不會引起大家的同情和共鳴,更不會被采納。此次英英提議出納小金參加培訓,大家不表態,把她“晾’’在一邊,就是表示不讚成。

關鍵時刻,‘‘朋友”幫不上忙或不能為“朋友”幫上忙,交朋結友僅僅是為了可以在一起議論別人的壞話,說說晚上吃點啥,不是太無聊透頂了嗎?

你的真正朋友,可從來不是在工作時間交的,起碼你在上班時間不會跟他們表現得過於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