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近君子而遠小人”。我的體會是“小人”是萬萬“遠”不得的。
古語還講: “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所謂“難養”,說明“小人”豈是一個遠字所能擺平!
公司有一個坦蕩君子,在工作上是一出色員工;在品德上,潔身自好,從不與“小人”們來往,保持遠距離相處。這一態勢很明顯是為了表現自己的態度,表現自己與“小人”們之不同。而“小人”們並不因此放過了他。
“小人”之所以稱為“小人”,首先是因為“小人之心”。猜忌、多疑,並以此度別人之心,恐怕是“小人之心”最顯著的表現。你的疏遠,甚至你的不卑不亢,都會引起“小人”的極度反應:“這家夥,對我如此冷漠,不知打的什麼主意,說不定要對我不利。我得先下手為強。”
而“小人”的手段又是防不勝防。“陽奉陰違”——對你微笑,讓你心無防備而出手;“惡人先告狀”——製造事端與你產生矛盾,還沒等你明白過來去申訴,已被“小人”的“先人為主”的“事實”所製約;“挖祖宗墳,踹寡婦門”——沒有忌諱,什麼惡劣整什麼,讓你死無葬身之地……你還敢對“小人”不睬嗎?即使“小人”明知你就是一個自命清高的人,對他並沒惡意,但你的清高讓他們難受,讓他們心裏不平衡,“小人”們對此也不會坐視不理。
另外,人們常說“小人得勢”便猖狂。而事實上,“小人”還真容易得勢。因為“小人”什麼都豁得出去,為了目的不計手段。沒得勢的“小人”不是因為心中有忌諱,手段不狠毒,而完全是他們的目的本身很“小”。稍有“雄才大略”的“小人”大都能成功。許多人遠“小人”是覺得他們難成大氣候,不值一理。可是,等“小人”得勢再理,似乎就太晚了。
下麵是對付小人的一套辦法——
不輕易得罪他們
不與他們發生正麵衝突,也不值得發生正麵衝突。“小人”們不會是為了公司的利益據理力爭,更不是為其他什麼光明之事而不讓寸步。如果在“小人之事”上糾纏,自己豈不也“小人”了?
千萬別在一些所謂的“是非”問題上為了表示你的“公平”、“正義”而與他們產生糾葛,也不必為一些小事糾纏不清。讓“小人”們在心理上和實際上占點小便宜,顯示一下你的胸襟。當然,這是比較被動的做法。
學會與“小人”們“交朋友”
既可防止“小人”暗算自己,又可利用“小人朋友”們去做事。有些難辦的事情,你不願做或不會做,那麼,交給“小人朋友”好了。他們是這方麵的高手。古代孟嚐君都會養“雞鳴狗盜”之士,你交兩個“小人”又有何妨。隻是“小人”難交、難養,全靠你的精心策劃和臨場發揮了。但有一點,遠離是交不上任何朋友的。
適當地製約“小人”們
“小人”終歸是“小人”。無論你對他多麼“有恩”,總免不了有時會咬到你頭上,或壞你的事。所謂製約他們,首先得讓他們知道你不是一匹“善馬”,叫起真兒來,是比他們還“小人”的“小人”。其次,最好能掌握“小人”的弱點與把柄。“小人”也是人,總有一些忌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