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上司故意將某項任務,分成幾項小任務,分別交給若幹個有幫派嫌疑的下屬分頭去辦,不準他們之間發生橫向聯係,這樣做既造成了分化,而且由於競爭局麵的出現,反而明顯加快了工作進度。
宏盛公司急需購進一批工業原料,該企業經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堵塞可能出現的經濟漏洞,一改過去隻將此任務委托一個人去辦的慣例,有意委托一小團體裏的3個下屬分頭去辦,並且再三強調,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以最低的價格,購進最好的原料。3個下屬被派出之後,彼此之間不通信息,都擔心別人幹得比自己好。在這種不安的競爭心理激發下,他們都以最快的速度,出色完成了各自的采購任務,小團體最終也因此而分裂了。
從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分而治之策略之所以能夠在與小人類型者群體的鬥爭中收到奇效,就是因為它通過各種靈活巧妙的方式方法,將小人群體劃歸若幹個互相連結、又互相製約的係統,從而避重就輕,使龐大的規模效應消失於無形,從而能對他們實行有效的治理和控製。
在運用這一謀略時,上司應特別注意以下5點。
——要掌握好分治的度。倘若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導致對各種勢力的失控,自己的支配地位也會喪失,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分治的基礎,是在動態變化中保持相對的平衡。倘若某一人群組織由於分治不當,忽然出現明顯的失衡,甚至出現嚴重的傾斜,那麼,這時候上司急需要做的,就不再是分,而是適度的合(集中)了。
一巧妙的分治,能在不增加上司力量的情況下,使上司在下屬麵前具有明顯的統禦優勢,甚至能使上司的統禦力成倍增長。在正常情況下,上司也許隻能管理幾個下屬,倘若運用分而治之,上司就能管理幾十、幾百甚至成千個刁頑下屬。在這裏,實行分治的訣竅就在於必須分而有序,有條不紊。倘若分而無序,雜亂無章,那就不但起不到強化統禦力的作用,反麵會嚴重削弱上司的統禦力。
——實行分治,不能以犧牲某一種勢力為代價,更不能建立在偏袒這一種勢力、壓製那一種勢力的基礎上。雖然實行分治會大大削弱某一種勢力或某幾種勢力向上司討價還價的能力,但公平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記住,分治永遠隻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在於要通過這種帶有強製性的削弱為自己所任職的公司謀取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就包括謀取各種勢力的共同利益。你的下屬再古怪,隻要他還在為公司工作,他的利益就應該得到保護,任何厚此薄彼的行為,都會損傷積極性,從而成為誘發小人性格爆發的危險信號。
——分而治之,並非包醫百病的仙丹。當上司確信自己有能力控製整個局麵,並能確保管理機器的正常運轉時,就沒有必要再將被使用對象化整為零。任何對分而治之的誤解、迷信和濫用,都將嚴重損害上司,並將最終導致上司威信的進一步喪失,以及整個管理活動的嚴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