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我們的宏觀調控,宏觀調控是最該係統地考慮全局的。但是,
現在的情況是,老百姓被房子、看病、養老、上學壓得喘不過來氣,民企
無論是做外貿的、內需的,還是做政府投資項目配套的,都陷入困境。經
濟在衰退,通貨膨脹還沒真正退潮。更可怕的是,我們自己現在也不知道
該怎麼做了。如果為了刺激經濟而開啟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那麼
費了這麼大勁治理的通貨膨脹就會功虧一簣;而如果繼續保持嚴苛的貨幣
政策和財政政策,那麼地方政府就快扛不住那10多萬億元的債務。這也是
我幾年前就發出預警的“滯脹"。
中國宏觀調控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比如房地產行業的限購令,
如果不取消,地方政府就沒法賣地生財,地方財政就會陷入枯竭的窘境,
但如果貿然取消,房價治理就會功虧一簣,而國有銀行會再度麵臨房地產
泡沫的威脅。l 000萬套保障房本來是很不錯的善政,可是落實的時候卻犯
了像鐵道部一樣“大躍進"的毛病:本來可以10年滾動開發的,非要一
年之內全麵開花,結果是所有的工程都隻完成了不到10%就停在那裏。
同時,通貨膨脹又導致物價和成本大幅上漲,由此“中國製造"的成
本優勢迅速消失,我們也到了經濟發展中最可怕的岔路口。想當年,無數
發展中國家折戟於此,也就是陷人“中等收入陷阱"。這些陷入發展困境
的國家和發達國家相比,沒有科技研發競爭力,也無法實現產業升級;和
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沒有了成本優勢,想做傳統代工也不行。
二、經濟需要自然成長,決策要加強問責評估
我們現在麵對的相當一部分經濟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長期以來
奉行經濟增長壓倒一切,我們從上到下很多人腦子裏已經形成根深蒂固的
觀念,也就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分配政策、社會福利政策、教育政策
等甚至法律法規都要為經濟高增長保駕護航,連住房、教育、醫療、旅
遊、文化這些在很多發達國家都不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領域,我們也為了經
濟增長,而不顧一切地搞活。而在宏觀經濟上,就像有些短視的農民,為
了高產就不顧土壤板結,而一直濫用“化肥”,我們長期以來,為了經濟
高增長,一直在濫用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本來的意思是說在經濟略微不好的時候適度刺激經濟,可是我
們卻長期服用過量的“激素”,長期嚴重超發貨幣,嚴重舉債擴張財政。
這樣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和稅負過重,進而導致本來我們最有比較優勢的製
造業迅速衰落。多印的票子不僅僅推高了物價,還大量湧人不動產,推高
了房價、地價和租金。在盲目政績導向下,擴張的財政不僅在基建領域裏
低水平重複投資,更使得產業升級無以為繼,政府隻給自己認可的項目十
足的好處,而企業家自己願意投資的產業不得不麵對繁重的稅收。原因很
簡單,前麵的錢是後麵來的。可以說,政府每投資成功一個企業,其代價
就是一堆本來能活得好好的企業陷人困境。
我們這種“濫用化肥”的經濟增長並不是健康的成長,我們總愛操之
過急。實際上,隻要能保持財政預算公平地分配財政資源,保障貨幣政策
獨立,彙率穩健而能自我修複外部貿易平衡,物價穩定而能保證通脹基本
溫和,社會福利、教育、醫療、住房、養老能給每個老百姓公平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