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加以考察的⊿
對比思維法
對比思維法就是通過對比信息中的相異相反部分來認識事物、掌握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學習方法。客觀事物的對立統一關係是對比思維的基礎。
(1)對比思維的基本內容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如術語、公式定理和論證過程的對比。
(2)在學習中,對比的重點不是完全相反的事物,而是看來相似的事物,著重比較它們相對、相異的部分。
(3)學習中的對比常通過聯想來實現。從舊知到新知是學習的主要形式.通過聯想舊知、對比新知,相同結構的部分就被同化到原有的認識中去了:而相異相反結構的部分就需要通過大腦複雜的加工,使新舊知識相適相連,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而學習的本質就在於認知結構不斷改變、不斷產生新知的過程。
(4)對比在各科教材中的表現有:意義對比、情感對比、符號對比,本質對比,等等。學習就是要根據學習目的而確立的應對比處進行對比思維,以形成認知的強“興奮灶”,養成技能的鮮明特色。
趣味思維法
趣味思維法是通過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來提高思維水平的一種學習方法。
心理學家皮亞傑分析說:“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便發動了儲存在內心的力量。”學習實踐也表明:興趣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凡是能夠引起興趣的學習內容其學習效率就高。
掌握好趣味思維法需做好以下幾點:
(1)使學習的知識本身富有趣味
一般來說,對學習內容本身所發生的興趣為直接興趣,能引起人直接興趣的知識其思維水平和學習效果最佳。
(2)使學習方法富有趣味
對學習活動本身發生的興趣也屬於直接興趣。因此,優先掌握多種學習方法對學習至關重要。
(3)控製信息量和學習時間來維持興趣
學習的內容不能一下安排得過多過難,以免造成興奮的大腦產生抑製,導致興趣減弱、思維遲鈍,影響學習效果。
認識你自己
“費米思維”的啟示
美籍意大利科學家費米是一位善於啟發人的教育家。費米的天才聞名於整個科學界,他在1938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了開發學生們的智力和才能.費米提出一種處理難題的思維方式。他說,當你遇到一個問題,但你對問題的答案一無所知,你肯定會認為所提供的信息或已知條件太少了.因而無法解決它;但是當這個問題分解成幾個次級問題,而每個問題不用求教專家或書本都能解答時,你就接近於得到準確的答案了。
比如,你想知道地球周圍的大氣質量是多少,這個問題乍看上去好像無從下手,但是稍有物理知識的人都知道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為1.01×105帕,大氣有壓強完全是因為大氣有重力,而地球的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