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習慣不僅可以讓人的過去如花燦爛,更可以讓人的明天無限光明。
1.好習慣使你受益終生
有一次,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記者問一住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你在哪所大學學到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住科學家平靜地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地回答,直接明了地講明了兒時養成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意義。
青少年研究專家孫雲曉指出:“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好習慣使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迫害終身。
培根認為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一根指南針,指引著你的行動。縱觀曆史,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有一些良好習慣的。魯迅小時候,就養成了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凡事都要早做。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可見.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好的行為習慣對中小學生來講,尤為重要。就拿學習來說吧。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有些同學平時在學習的時候看起來不是特別用功,但考試時往往能拿到高分;也有些同學時常埋頭苦幹.就連下課10分鍾也不敢浪費,可是他們在考試中卻不能拿高分。其實,這完全是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問題。因為學習的重點不在於數量,而在於效率。一個好的、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使你既學得有效率,又學得輕鬆自在。而如果你不能抓住方法來學習,養成一些對學習不利的壞習慣,比如開夜車,或頭腦裏整天隻想著學習。這些做法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對你身心發展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最重要的是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你;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你。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2.習慣是種神秘力量
習慣最初是細小的蜘蛛網,但最終將變成牢不可破的大網。
一天,一位睿智的教師與他年輕的學生正在樹林裏散步。教師突然停下來仔細看著身邊的四株植物。第一株植物是一棵剛剛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植物已經算得上挺拔的小樹苗了,它的根牢牢地盤踞到了土壤中;第三株植物已經枝繁葉茂,與年輕學生差不多一樣高大;第四株植物是一棵巨大的橡樹,年輕學生幾乎看不到它的樹冠。
老師指著幼苗對年輕學生說:“把它拔起來。”年輕學生用手輕鬆地就拔出了幼苗。“現在,拔出小樹苗。”年輕學生按老師的吩咐,略加用力.便將樹苗連根拔起。“好了,現在,拔出第三棵樹。”年輕學生先用一隻手嚐試,然後改用雙手用盡全力。最後,樹木終於讓筋疲力盡的年輕學生拔了出來。“好的,”老師接著說,“去試一試那棵橡樹吧。”年輕學生抬頭看了眼巨大的橡樹,想了想自己剛才拔第三棵樹的辛苦。於是.他拒絕了老師的提議,沒有去做任何嚐試。“我的孩子,”老師歎了口氣說道.“你的舉動恰恰告訴你,習慣對生活的影響是多麼巨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