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植物就好像我們的習慣一樣,根基越雄厚,就越難以根除。的確,故事中的橡樹是如此巨大.就像根深蒂固的習慣那樣令人生畏,讓人不願意去改變它。

由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習慣被重複的次數越來越多,存在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它們也越來越像一個自動裝置難以改變。因此,我們要在壞習慣還沒有長成參天大樹之前,就把它連根拔除。

3.習慣決定你的命運

良好的習慣常常助人成功。

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住進入太空的人。他在20多名宇航員中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偶然因素。原來,在確定人選的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時,隻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隻穿襪子進入座艙。這個細節一下子贏得了主設計師的好感——這個27歲的青年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在印度和泰國,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幾千斤重的大象。原來,在大象小的時候,就被那些馴象人用一條鐵鏈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麼掙紮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不再掙紮了,直到長成了大象。雖然這時的它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但它放棄了掙紮。

小象是被鏈子拴住的,而大象則是被習慣拴住的。而我們也常常被習慣的鎖鏈束縛著,卻從來不知道鑰匙就在自己手中。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負麵的經驗就像一條大鐵鏈,把我們捆縛著。因此,我們要想成功就必須忘記過去,努力衝破自我設限。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習慣就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4.替換習慣中的“雜草”

一住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周遊世界。10年間,他們遊曆了所有的國家,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回來時他們個個都滿腹經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來,弟子們圍著哲學家也坐下來。

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麼地方”弟子們回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上。”哲學家又問:“曠野上長著什麼”弟子們說:“雜草!”

哲學家說:“你們有什麼辦法能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竟然問這麼簡單的問題。

一個弟子搶著說:“隻要用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了點頭。

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可以。”哲學家微笑了一下。

第三個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第四個弟子說:“斬草除根,隻有把根挖出來才行。”

弟子們都講完後,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裏,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掉雜草。沒成功除掉雜草的,一年後,再來這裏聚!”

一年後,弟子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各子的莊稼地。這些弟子圍著坐下,等待哲學家的到來,可是老師始終也沒有來。十幾年後,哲學家去世,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發現哲學家在最後一章上寫著:要想除掉雜草,方法隻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麵種莊稼。

同理,我們不能抹去一個壞習慣,隻能用一種好習慣替換它。因此,在著手改掉壞習慣之前,我們必須仔細地思考究竟應該選取哪些好習慣來替換它們。

在改掉某種習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