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必然會產生某種必須填補的空白。因此,有目的地選取好習慣來取代壞習慣是至關重要的。隻有這樣.才能夠避免一個壞習慣剛離開,另一個壞習慣又接踵而至。
如果你有目的地用好習慣去取代壞習慣,那麼,改掉壞習慣將變得容易許多。例如.有個人晚上要躺在床上看著電視入睡。為了改掉這個壞習慣,他決定用看書取代看電視,直到自己睡意襲來後入睡。
5.從點滴做起改變習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學習也是如此。當你把滿腹的目標樹立在未來的時候;當你把信誓旦旦的計劃訂在明天的時候,你就踏上了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雖然美麗,但不真實。所以,改善學習須從點滴做起。
富蘭克林不僅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他從年輕的時候起,就每天隨身帶著一個筆記本•筆記本的每一頁都寫有成功者應具備的十項人格特征,每一項特征裏都有十個小圓盈,代表著十個等級。每天晚上,他都要對照筆記本上的成功者人格特征,根據白天的表現給自己打分。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青年時期曾過著放蕩的生活,並染上了貪玩、酗酒、賭博等不良惡習。但他醒悟認識到了自己的放蕩行為等於禽獸時,他仔細地在日記中寫下自我檢點的放蕩行為:1.缺乏剛毅;2.自己欺騙自己;3.有少年輕浮之風;4.不謙遜;5.脾氣太躁;6.生活太放蕩;7.模仿性太強;8.缺乏反省。
這一次反省,好像一個霹靂打在他身上。他決心結束放蕩生活,改正惡習。於是他跟哥哥來到高加索的炮兵部趴,當了一個下級軍官,並由此邁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6.使自己受益匪淺的學習習慣
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預習的目的有三個:一是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概內容,使自己上課時對老師教的內容在思想上有所準備;二是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解決一些教材中能夠獨自解決的問題,同時又起到鞏固舊知識的作用;三是發現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帶著問題聽課。
1.預習的主要類型
預習要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和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進行,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補漏性預習。新知識的接受是建立在已掌握的舊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很好地掌握過去應該學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那麼在上新課時就會感到十分吃力。特別是數學和英語,這種現象尤其明顯。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就要采用補漏性的預習方法。把預習的重點放在複習下節課將要用到的舊知識上。如數學中的某些公式、定理、定律、特殊用語等;英語中的重要單詞、固定搭配、語法和慣用法等。
(2)重點和難點預習。這種預習,就是為了把握下節課要學習的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預習,可以初步了解這一章(或課、節)的全貌和知識結構。這個結構就是貫穿全章的主線,就是重點;自己難以理解的地方,就是難點。
(3)自學性學習。自學性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自己獨立獲取知識的自學能力。通過自學性預習,能對要學的內容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初步把握教材的結構和線索,做到心中有數。
2預習的基本方法
預習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所處的年級以及不同的課型,有所側重地進行。
(1)瀏覽教材。課前預習,由於時間較短,瀏覽教材宜快不宣慢,眼到心到,心到之處即可下筆畫杠杠。這樣,就增強了聽課的主動性。
(2)標記重點。標出重點範圍,特別是對自己認為闡述不清楚或不全麵的地方更要留心。標記之後.就知道下一節課要講的主要內容.有利於做課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