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尋找疑難。對教材中的新觀點和疑難之處,隻要知道難點在什麼地方,同題都有哪些就行了。找到了疑難之處,聽課就會專心致誌,增強了學習的針對性。

預習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預習要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來選擇預習的類型。基礎較差者,要注意補漏性預習。對課前短時間的預習,多采用重點、難點預習。

(2)針對不同學科,采用不同的預習方法。例如,英語在預習中就要特別注意詞彙,通過看音標讀單詞,學會獨立拚讀;通過找字母組合和特殊讀音,巧記單詞;通過寫同根詞,了解前綴、後綴、同義詞和反義詞等,擴大詞彙量。經過這樣的預習,再加上聽課時老師的講解和領讀,就基本上達到當堂記憶和重點掌握的效果。

(3)預習要注意自己的年齡特征。在小學階段,應根據年齡特征來確定預習時間的多少和預習深入的程度。例如,小學低年級的預習,就沒有必要深入到課文內容的細節。因為低年級的課程比較容易,預習過多會產生“我都學過了”的感覺,從而影響聽課的效果。

聽課記筆記的習慣

關於聽課記筆記,這似乎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但實際上仍然是個問題,且是個不小的問題。這裏關係著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

在課堂上,恰當而合理地做好筆記是非常重要的。而筆記應該發揮這樣幾個作用:幫助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整理自己的思路;從眾多資料中整理出有用的東西.從而培養處理資料的能力;通過學習過程的記錄,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使模糊的認識和疑點變得清晰明確。

(1)課堂筆記記什麼

記課堂筆記並不是將老師講的每句話都記錄下來,而是要抓住知識的要點。課堂筆記應該記以下的內容:

①記老師的板書

板書是老師列出的講課提綱,是以圖、表的形式展現r一節課的主要內容,同時還能反映出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係,便於理解和掌握。

②記老師的思路

老師講課的思路一般用語言或結合板書表現出來。比如,數學題的解題步驟,就顯示了老師的思路,應有意識地加以思考,並記在筆記中。

③記老師強調的重點

記下老師強調的重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所學的內容,也有利於我們在複習中有的放矢。

④記補充內容

有時,老師在講課中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要補充一些內容。比如,語文課上,老師可能要補充一些關於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的材料,這些內容是課本上沒有的,但對於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有選擇地記在筆記本中。

⑤記自己所認為的難點

聽課時,難免會有不明白的地方,這時,就可以把這些難點記下來,等下課後再請教老師或同學。

(2)怎樣做課堂筆記

①給每一門課程準備一個單獨的筆記本,而且最好是活頁筆記本,以便於日後整理時使用。

②在筆記本每頁的右側畫一豎線,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於課後拾遺補缺,或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會。左側的大半頁紙做課堂筆記。

③為了使筆記顯得條理清晰,可以使用一些醒目的符號。

④為了提高筆記速度,可以適當簡化某些字和詞,最好是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書寫符號。

⑤不要總是惦記著漏掉的筆記內容,影響聽記後麵的內容。可以在筆記本上留出一定的空白,課後求助於同學或老師.把遺漏的筆記盡快補上。

⑥課後要及時檢查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