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理課堂筆記的方法

由於上課時同時要兼顧聽課、做筆記、思考問題等,時聞顯得有點緊張。因此,同學們在課堂上做的筆記都比較雜亂,不太方便課後複習使用。學會整理、加工課堂筆記是很有必要的。其方法與程序分為以下六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回憶。課後應該盡快抓緊時間,趁熱打鐵,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的課堂內容。這是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

第二步:補全。這就需要我們在回憶的基礎上,及時補全筆記,使筆記豐富、完整。

第三步:修改。仔細閱讀課堂筆記,對錯字、病句及其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其中,特別要注意重點、難點的有關內容的修改,使筆記準確。←思←兔←在←線←閱←讀←

第四步:舍棄。果斷舍棄那些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看起來簡潔明了,一目了然。

第五步:編碼。首先應對筆記本標出頁碼,然後用統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的、邏輯性的排列,梳理好筆記的先後順序。

第六步:抄錄。把經過整理的筆記進行分類抄錄,可以用卡片進行抄錄,也可以用別的筆記本進行抄錄。

經過這樣六個步驟整理出來的課堂筆記才能真正成為清晰、有條理、好用的參考材料。

上課不分心的習慣

(1)上課分心的原因

上課分心是學習的最大障礙之一。要想克服分心的現象,必須首先了解分心的原因。

第一.外部環境刺激往往是引起分心的主要原因。例如:突然下陣雨了,同學們都沒有帶雨具,老盼著雨停,因此上課時常向外看。

在課堂上發生的一些事情也會使我們分心,而且影響可能會更大。例如,有的同學說悄悄話,使旁邊的同學無法聽課;在課堂上學生之間因為一點小事吵了起來,使老師無法講課……

第二.心理原因也是引起分心的重要因素。有些同學在上課的時候老是想起自己曾經經曆過的有趣的事情。例如,有的學生腦子裏浮現出了前一段時看的電影或電視劇的畫麵,想到精彩處竟憋不住笑出了聲,有時還情不自禁地與旁邊的同學討論起來,不僅自己不能聽好課,也影響了別人聽課。

第三,身體不好或精神不振也是引起上課分心的原因。比如,有些同學沒有吃早點的習慣,到第三節課就餓了,怎麼下定決心也提不起精神;有些同學晚上看電視看得太晚了,睡眠不夠,上課時趴在桌上睡著了;也有些同學體弱多病,感冒了,咳嗽了,影響了聽課的效率……

(2)克服上課分心

找出上課容易分心、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原因後,我們應該想辦法來克服這個不好的習慣。

第一,克服外界幹擾,養成鬧中取靜的學習習慣。

這種習慣完全是通過練習而鍛煉出來的。比如,有人為了鍛煉“鬧中取靜”的本領,就故意蹲在繁雜的集市或公園看書。當然,開始時會遇到許多困難.但隻要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功。

吵鬧的環境裏,為了抵製分心,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閱讀不同的書籍內容。具體說來.可以這樣做:

在安靜的環境裏,可以默讀,而在嘈雜的環境裏,就采用朗讀和記筆記的方式。

在安靜的環境下,讀課文、做練習,而在喧鬧的環境下,看看文藝作品、讀點報紙雜誌等。

利用安靜的環境精讀、細思。而在紛亂的情況下,粗讀、瀏覽等。

第二,加強意誌鍛煉。做支配注意力的主人。

在學習中我們除了會遇到外界的刺激外,還會受到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