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民的教育程度是很高的。我去過幾個美國農民家,發現他們家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家裏一般有兩台電腦,一台電腦看天氣預報、衛星係統和全球期貨,另一台電腦用於打字和算賬。而且,我發現他們定期參加農業專業培訓會議,還與妻子和兄弟開會、培訓、做出參加展覽會的分工。農業工作的機械化程度和科技化程度都很高。還有,他們的家庭價值觀非常重。他們不太喜歡太多人的熱鬧,喜歡一家人獨處。他們的孩子覺得這種方式特別沒意⑥
當然,環境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開始得到中國社會裏相當一部分有影響力的人士的重視。我曾讀到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嶽先生的講話,他已經把環境文化的革新提到了民族振興的高度。我覺得這是一種有價值的新的思考。
第五篇 社會經濟生活豐富了、疏遠了話題45: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
話題45
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是最積極的半官方機構之一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我曾在中國報紙上發表過一些文章,探討中國消費者權利的進展。消費者權利的概念分為兩個:第一是微觀的消費過程。我去商店買麵包就屬於這種,如果麵包有問題,那麼商店用什麼東西去彌補我的損失。這涉及消費者權利問題。第二是宏觀的消費過程。比如,在製造汽車過程中,有沒有充分考慮客人的安全,這可能涉及幾百萬人的生活,甚至生命。
法律在消費者權利保護上有很大作用。法律強迫公司為公眾著想。舉個例子,有一次,一個人在麥當勞買熱飲,開車時喝,燙了自己的嘴。這個人起訴麥當勞沒有充分考慮顧客的安全。麥當勞敗訴後,立刻在所有咖啡杯子上印上“小心燙嘴,不要在開車時飲用”。美國的法律比較健全,在提高顧客的地位方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國消費者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為自己辯護,為自己的權利奮鬥,是美國消費者權利的主要精神。一般來說,在沒有考慮打官司之前,美國人會以自己的行為向商家表現出自己的不滿。比如,我在飯館吃飯,點了漢堡,他們上了薯條。他們的行為讓我感覺到他們不重視我這個客人,我可以不再來這家飯館,用自己的錢來強調我作為顧客的重要性。在美國的服務行業裏,很好地體現了顧客至上的精神。隻要有問題,商家就會立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