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眼裏,最豪華奢侈的菜是日本菜,如生魚片和壽司等。隻有在一些特殊時候才會吃這些菜。還有法國菜和意大利菜,它們出現在一些比較正式的餐廳。在這種浪漫的地方吃飯,價格通常比較貴。這是與中國菜和墨西哥菜比較而言。快餐,美國人經常吃。雖然對身體健康不利,但是方便快捷。麥當勞和肯德基在美國也很受歡迎,但是消費者以年輕人為主。
袁嶽(Victor Yuan):
中國人主要在家吃飯,因為在家做菜的成本低。在家做菜的成本和在外麵吃飯的價格為一比四到五。另外,在家做飯非常方便。中國農貿市場多,不但靠近家,而且農貿市場的產品非常便宜。各種新鮮蔬菜都能買到。但是,隨著年輕夫婦家庭的增多,待客需要越來越多,在外吃飯的次數也多了起來,比如年飯、生日和請客吃飯,更多地在外麵吃了。一個普通家庭每星期在外吃一頓飯是很普遍的。
至於中國人的口味,各地區的差別非常大。南方人到北方,覺得北方人不會吃。但北方人講究吃麵條,覺得南方人不懂吃麵條。中國八大菜係,每種菜都有講究。不同地方人的口味被地方菜塑造出來了。菜係本身的做法也在不斷改變,變得更通俗化、貫通化,一道流行菜,比如回鍋肉,可能各個菜係裏都有。菜式越來越趨向於共享。也有一些菜是特殊流行的,如高檔菜裏有龍蝦、魚翅、大閘蟹,中檔的水煮魚、麻辣龍蝦、香辣蟹,這些都是廣受歡迎的。
正式的西餐沒有得到普及,日本菜的推廣比西菜推廣得好,特別韓國人做的日本菜,又好吃又便宜。但西式快餐推廣得很好。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則獎勵是一頓麥當勞。有個說法是25現象。就是說,在麥當勞吃飯的25個人中:有一個是愛吃麥當勞的,那就是小孩;有一個不愛吃的,那是媽媽;還有半個是跑進去隨便吃的。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我注意到,在中國,必勝客的消費者年齡稍大一些。龍蝦在美國也很受歡迎。美國人還愛吃阿拉斯加大王螃蟹,它肉多,個頭特大。美國人特別怕麻煩,不愛啃,不愛吃頭吃尾,也不愛吃下水。
第六篇 時尚消費:情感化、自我化話題57:常去酒吧被看作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示
話題57
經常去酒吧會被看作是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示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大部分美國人愛喝酒,視之為與朋友在一起打發時間的辦法。美國的酒吧有兩個作用:第一,一起上班的人下班以後很想放鬆一下再回家,於是去酒吧。但是這種做法跟英國人、日本人甚至中國人比,要少得多。因為絕大部分美國人下班後就直接回家了。第二,年輕人或各年齡階層的人想認識一些新朋友,也可以去酒吧。大家到酒吧碰運氣,看能不能遇到女孩或男孩。20年前,許多酒吧隻有大學生才去。在大學城或鄰近的夜生活區,大學生去酒吧很正常。後來,政府把喝酒的合法年齡提高到21歲,大學生去酒吧就減少了一些,但大三和大四學生照常去。
美國酒吧的禮節是輪流買酒。這種請客方式在歐洲很流行,在美國也是一樣的。在酒吧,有一個很有爭論性的話題,就是以何種方式問一個女孩她是否是一個人,是不是可以邀請她跳舞。怎樣說第一句話(pickup line),這時大家總是辯來辯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