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盛頓相比,北京的人口更多。與北京一千多萬人口相比,華盛頓隻是一個很小的城市,隻有五六十萬人口。華盛頓的移民程度也很高。
第八篇 政治法製:民意的力量話題70:中國改進選舉製的核心
話題70:
中國改進選舉製的核心是改變
公共生活方式,增加公共溝通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選舉在美國也是非常重要的。出發點是一個人對一種情況不滿意,他覺得這項政策是不對的、有害的,或者影響到了自己。他可以抱怨,可以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可以找市長談話。如果還不夠,還不如自己參加競選。這個過程很有意思!我曾經教過一門課,叫“競選過程”,談如何操作這個過程。我競選過大使館的一些職位,有一些體驗。競選的首要問題是你為什麼要參加競選,在你心裏要有很強的概念。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當選,你要做什麼?然後,你才能談其他問題。最近,我研究了競選技術的問題,與奧斯汀市議會委員們談到了這個問題。在奧斯汀市議會裏,有1個市長,6個委員,都是競選出來的。我問:“那個級別的競選,應該不很複雜吧?”他們說:“那個級別的競選雖然規模不大,但包括許多流程,就像競選總統一樣。”
在競選的過程中,參與者是非常辛苦的。首先要組建一個班子。在競選過程中,最寶貴的資源是候選人的時間,他的時間花費在兩個方麵:募集捐款以及同選民見麵。募集捐款的重要性是什麼呢?錢本身沒有價值,但是錢能買來的東西有價值。如果你有100美元,放在那裏也沒有用。但是,如果把錢換成溝通,換成電視廣播和廣告,那麼這100美元就有價值了。你會用這筆錢支付顧問的費用,還有,主要的費用花費在溝通本身。電視節目非常重要,你會安排購買一些廣告時段,為了提高知名度。更重要的,你必須天天同各種各樣的選民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讓他們去評價。就算市一級的競選,每天也要舉辦3~6次講座。你會收到各種邀請,請你談談自己對醫療和道路建設等各方麵問題的看法。你必須回答許多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挑選三四個主題作為自己的競選主題。在選好主題之後,必須做一些調查。看看自己的觀點和說法受歡迎的程度。你會聘請一些專家來調查你這個人受歡迎的程度。比如,公眾如何看我,富人、窮人、女人和男人如何看我。在此基礎上,你會加強自己的強項,避免出現問題和錯誤。市一級的選舉需要幾個月時間。州一級選舉需要一年時間。總統選舉的時間長達一年半到兩年。隻有真心想要做這件事,你才會有本事天天做。總之,你心裏必須有這種不滅的火焰才能去競選,並最後取勝。
袁嶽(Victor Yuan):▲思▲兔▲在▲線▲閱▲讀▲
在中國,選舉的作用和形式都與美國有差異。選舉不是政治生活中的核心機製。目前有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兩種形式。村委會和業主委員會等都是直接選舉。間接選舉,主要用於現有的政務職位。從鄉長到縣長和省長都是間接選舉出來的,其方式是下級人民代表選舉上級人民代表,從人民代表中選舉政府官員。基層人民代表是直接選舉出來的。
以前,間接選舉基本上是一種形式。現在逐漸擴大的直接選舉帶來了新的東西,使人們體會到了基層民主的發展。今年,在基層人民代表的選舉中,有些人自己報名參選,還成立了競選辦公室。對於直接選舉,發展比較成熟的是業主委員會。尤其是一些利益受到侵害的社區裏的業主委員會,有些人非常積極地帶頭解決問題,從而慢慢形成了保護自身利益的組織,大家一起為利益而鬥爭。這種選舉是有實質性作用的。在村民選舉和縣區選舉中隻是簡單增加了選舉權利,但是公共空間和公眾社會資本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在社區中,沒有可供候選人使用的資源,缺少公共服務和溝通,獨立的社會工作太少,社區動員不夠,難以形成新的公共人物。比如,雖然大家對原來的村長很不滿意,但隻有現在這任村長是我們都認識的,而其他自然村(一個村下往往包括幾個自然村,自然村內的村民互相熟悉,跨自然村的人熟悉程度就不夠)的人我們都不熟。結果,原來的村長僅僅因為與人麵熟,還會當選。中國改進選舉製的核心是改變公共生活方式,增加公共溝通,提供更多的社區服務,發展公共空間,產生新的社區領袖和公共服務人物。在目前條件下,選舉的問題是提名的充分度不夠,獲取的信息不夠多。現有的選舉有助於排除一些條件相差太遠的人,但是不能有效選出最合適的人,不能真正廣泛培養和動員有公共服務熱情的人參與。中國的選舉有一些好的發展勢頭,但是實際上對選舉的研究,以及如何管理和鼓勵公眾參加選舉都做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