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當眾即興講話的藝術(3)(1 / 3)

那麼,在極有限的時間裏,如何富有條理地做好即興講話的呢?首先要明確講什麼,然後再設計怎麼講。因為在一般需要即興講話的場合,它們的背景、具體環境,預先是知道的,所以,話題的大範圍是確定的,關鍵一點是能不能抓住現場氣氛的特點,穿插加入一些新鮮的話來。穿插的內容要適合即興講話的臨時性特點,這樣可以使即興講話既有條理性,又有靈活性。這個時候切忌把別人說過的話拿過來再說,要力避雷同、追求新意。因為,能打動人的話,必然是在己真,在人也新。要做到這一點,有效的辦法是提高層次,轉換角度,高屋建瓴,另辟蹊徑。雖身在現場,但先要從思想上站在圈外,縱觀全局,細察情勢,再做決定。若先說,就要先聲奪人;後講,也要後發製人,道別人之未道,方顯獨到。至於是先說還是後說,要根據自己的靈感、對問題理解的程度,以及對現場的感受,分析利弊,適當把握。總之,要選擇一個適當角度、最佳時機來展示自己,這樣,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四、精妙的結尾也很重要

當眾即興講話,即使有一個好的開頭,好的內容,但如果結尾不夠精妙,也會影響講話的效果。而要想做到龍頭鳳尾,達到良好的表達效果,結尾就要有力度,不冗長拖遝,更不畫蛇添足,要在言不必盡或達到高潮時戛然而止,給聽眾以深刻的印象,和不盡的回味。

即興講話結尾的方法很多,可用充滿激情的話語結尾、總結全篇的簡短結論結尾、讚頌的話語結尾、名言警句結尾、詩詞歌賦結尾、幽默的語言結尾和號召呼籲結尾等等。不論采用那種方法,都應使結尾幹淨、利落,起到再現主題、收攏全篇的作用。

第四節當眾即興講話的實用技巧

即興講話的技巧是語言和經驗的有機結合,在語言運用得當的同時,也要學會借鑒成功人士的經驗,這樣對提高你的講話技巧更有幫助。

一、說服的技巧

(一)用實例說服

唐太宗為了擴大兵源,想把不在征調之列的中年男子都招入軍中。宰相魏征知道後對他說:“把水淘幹了,不是得不到魚,但明年恐怕就不會有魚了;把森林燒光了,不是獵不到野獸,但明年就無獸可獵了。如果中年男子都召入軍中,生產怎麼辦?賦稅哪裏征?兵員不在多,關鍵在於是否訓練有素,指揮有方,何必求多呢?”太宗無言以對,隻好收回了成命。在這段話中,魏征借用兩件與主要事件相類似的事例作比,既形象又深刻地闡明了不能把中年男子都調入軍中的道理,極有說服力。

(二)消除防範的滲透說服

一些推銷高手們有時即使被拒之門外,也不退縮,反而厚著臉皮對他說:“你隻要聽我說幾句話就可以”或“給我5分鍾就夠了”等,提出一些讓對方容易接受的限定條件。其實限定條件隻是一個幌子,是為了要讓對方能夠接受你的要求所設的一種圈套,當人的警戒之心被突破後,就顯得格外的脆弱。原來隻是讓一步,到最後會變為讓了一百步。像這種利用人心的說服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出現,曾經有兩位法官,接受一名高爾夫球場經營者的賄賂。原因是經營者欲重建倒閉了的高爾夫球場,而給了法官許多金錢。本來這一類事件在社會上是司空見慣不值一提的,但它卻具有不同常態之處,因為這位高爾夫球場的經營者是一名律師,所以引起別人的注意。由此看來,事件的主角是法律專家,但為什麼會如此輕易觸犯了法律呢?

原來這位賄賂法官的律師,是利用突破對方警戒之心的方式進行賄賂的。當他要贈送他們高爾夫球杆時,便說:“這一支球杆我不需要了,因為最近又買了支新的,所以這一支就送給你,雖是用過的,但還請笑納。”這樣一來,對方就很輕易地接受了,並不會認為是在接受賄賂。打了一趟高爾夫球回來,法官正想結賬時,他便說:“這隻是我們經營者的調查費用而已,算不了什麼。”便不收法官的錢,並且每次都如此,而這也不算是賄賂。他每次都在強調“這是微不足道的事”,其實他每次都是在進行賄賂。如果是用過的物品,即使是新買的或價格高的,在一般情況下,還是會讓人接受,此乃人之常情;在開始時接受的是一些較廉價或毫無價值的東西,到後來縱使是送極具賄賂性的高價物品,也不會讓人難以接受,而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法官其實對於犯法比一般人敏感,然而因為被人抓住了心理的弱點,也就輕易地觸犯了法律。本來是不想讓對方賄賂的,但是像這樣的方式,對於平時標榜正義的人來說,倒還十分有效。當你能夠突破對方警戒之心時,事情也差不多成功了。對於頑強的對手,須先以小條件來突破其警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