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當眾即興講話的藝術(3)(2 / 3)

二、拒絕的技巧

(一)直言不諱法

陳毅當上海市市長時,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先生找到陳毅,要借20億元以給職工發薪水。陳毅想:這錢不能借。這位老先生八十高齡,比陳毅父親的年齡還大,怎樣回絕張老先生呢?陳毅采用了直言不諱的說法。說道:“如果說人民銀行沒有20個億,那是騙你的。我不能騙你,老前輩,隻要打個電話給人民銀行就可以送給你。你這麼大年紀,為了文化事業親自跑到這裏來,理應給你,但我想,還是不借給你為好。20個億搞到商務一下就花掉了。還要從善經營想辦法,不要隻搞教科書,可以搞些大眾化的年畫,搞些適合工農需要的東西。學中華書局的樣子,否則不要說20個億,200億也沒用。要你老這麼大年紀到處軋頭寸,我很感動,不過我不能借這個錢,借了是害了你們。”一席肺腑之言,把張老先生說通了,他高興地說:“我完全接受你的意見。我不借錢了,你這話讓我感到你很愛護我們商務,使我很感動。”陳毅同誌首先對張老先生對文化事業不辭辛勞的精神給予肯定,然後明確回答張老先生“還是不借給你為好”,表現出陳毅同誌不擺市長架子、坦率真誠的態度,張老先生對陳毅產生了信任感,當然非常樂意地接受了拒絕。

(二)委婉拒絕法

有一次,林肯不得已出席了在伊利諾伊州布羅明頓召開的報紙編輯大會。會上他發言說自己不是一個編輯,所以出席這次會議是很不相稱的。為了說明這次會議最好不出席的理由,他順便給大家講了一個頗具幽默性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一位騎馬的婦女。我站住讓路,可她也停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麵孔看。她說:‘我現在才相信你是我見到過的最醜的人了。’“我說:‘你大概講對了,但是我又有什麼辦法呢?’“她說:‘當然你已生就這副醜相,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你還是可以呆在家裏不要出來嘛!’”

又如:有一次,一位不太出名的作家的妻子跑來找科佩,請他在法蘭西學院選舉院士時幫他丈夫一個忙,她說:“隻要有你的一票,他一定會被選上的。如果他選不上,一定會去尋短見的。”科佩答應了她的要求,投了她丈夫一票,但此人並未選上。幾個月後,法蘭西學院又要補充一個缺額了。那位太太又來找科佩,請他再鼎力相助。“嗬,不,”科佩回答說:“我遵守了自己的諾言,但他卻沒有遵守。因此,我不好再履行義務了。”

這兩個例子都是用委婉的方法拒絕了對方,既說了“不”,也給對方有可下的台階,使聽者心服口服,真可謂是說“不”的妙法。

(三)釜底抽薪法

由於某大學一連發生許多問題,於是教授們便在某次會議中推選代表提出書麵報告。“這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全部意見,”他們用十分嚴肅的語氣說完後,即將書麵報告呈遞給校長。此時,校長便不慌不忙地環視了教授們,便說:“既是你們大家全體的意見,那我就必須慎重考慮,但我請問各位,這件事是否在開會後方做出決議,如果是,則我為了更慎重起見,想單獨與各位交換意見。”一說完,便指著某教授說道:“好!由你先開始。”於是校長開始與教授們單獨交談。由於校長當時發問相當尖銳,使對方無法隱瞞。不管問話者是否就是校長,每位教授的答複不盡相同。待一個個都麵談完後,校長便從容不迫地說道:“原來你們之間的意見還存有很大的差異,既然如此,我也不便作答,還是得請你們多加考慮。”於是便輕易地將此份報告書予以駁回,教授們也不得不打消這一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