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當眾主持會議的藝術(1)(1 / 3)

作為大會主持人,要想使大會的氣氛熱烈,調動聽眾的積極性,做好會場的組織工作,沒有好的講話水平和講話藝術是很難收到良好效果的。

第一節當眾主持會議的總體要求

在主持會議時,不可能對主持者該說什麼、該做什麼都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這些隻能靠主持者自己把握和運用。但有些基本要求主持者必須遵守。

一、當眾主持會議的基本要求

在具體主持會議時,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每一個會議中主持者該做什麼、該說什麼都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這些隻能靠主持者靈活把握和運用。但是,這不等於說沒有規律可循。有一些基本要求是主持者主持會議時所必需遵守的。

(一)議題明確,中心突出

會議主持人是會議的核心人物,會議開始時,主持會議者必須把會議的目的、要求、內容等一一清楚的交代給大家。會議主持者要隨時掌握好會議的進行,啟發引導大家,始終遵循會議既定的議題、日程,進行充分的研討,才能如期達到預想的目的。例如,要講明會議共有哪些議題,怎麼個開法,有哪些要求,與會者要承擔什麼任務等。其中,哪一項應由與會者在會上作出決定;哪一項隻需聽一聽與會者的意見,以便進一步補充;哪一項隻是告知性地打打招呼,介紹一下情況,暫不討論;哪一項與會者必須和上級保持一致,隻研究怎麼協調行動等等。都要給與會人員講明白,層次要清晰,邏輯要嚴密,表達要準確,中心要突出。切忌主次不分,輕重不分,內容龐雜,這樣會使聽者不知所雲,從而抓不住你講話的中心內容。

(二)言之有度,掌握分寸

開會時常常發生冷場、爭論、跑題等情況,這時就要要求主持會議者細致的了解會議進程,掌握與會人員的心理,恰到好處地、適時地對會議進行引導。一般意見基本一致時,就立即終止;意見大同小異時,允許求同存異,及時終止;很難一致時,下次再議;對於離題太遠的發言,會議主持者可尋找時機予以引導、提醒,拉回正題。

另外,會議主持者還要注意掌握說話的分寸。我們的目的是,既要弄清問題,又要起到教育的作用。有時候,指出問題的嚴重性,進行嚴肅的批評,不一定非要高門大嗓、聲色俱厲不可。語言尖刻,態度粗暴,甚至出口傷人,必定造成對方的反感和抵觸,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也不利於團結。比如,主持會議的企業領導,要批評下級人員的工作差錯或較大的失誤,這裏就有個分量和分寸問題。如果是個別的、一般性的差錯,而批評的分量過重,未免有小題大做之嫌,本人不服氣,大家也不滿意。如果是較大失誤,而批評分量過輕,既達不到教育本人的目的,又給大家一種袒護當事人、文過飾非之感,不能使人聞者足戒。因此,根據問題的性質、程度,在講話的時候,就有一個輕重之間怎樣才算適宜的分量和分寸問題。

(三)調動聽眾情緒

會議主持者在主持會議過程中,應把聽眾的情緒調動起來,刺激聽者的興奮點、吸引聽眾注意力,充分發揮語言藝術,以調動聽眾的積極性,使與會者更多地接受會議精神。

由於會議有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要求,作為主持者就要因會製宜,區別對待。譬如在莊嚴的會議上,語言則應注意嚴肅性、規範性;在歡慶會上,語言則應熱烈喜慶;在工作部署會上,語言應清晰、準確、明快;在動員、誓師會上,語言就必須富有鼓動性,以提高人們的決心與信心、幹勁和勇氣。但無論在哪類會議上,調動聽眾情緒,都要靠真情實感來產生共鳴。不能大喊大叫,捶胸頓足;不能巧言令色,甜言蜜語;也不能低眉順眼,博取同情。要真實的語言,真實的感情,還要靠對群眾的信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