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當眾主持會議的藝術(1)(2 / 3)

(四)聲音響亮有力,語調得當

“讓每一位與會者都能聽到他的聲音”是會議主持者主持會議時最基本的要求。當然,規模大一點的會議,可借助麥克風、喇叭等工具。但會議主持者說話時應該有力度,基本表現為聲音洪亮、吐詞清楚,節奏適當,聲音中要表現出自信、向上的力量,而不能有氣無力,或者平鋪直敘,缺乏活力。

另外,語調的恰當變化,對主持者同與會者產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也很有幫助。運用語調變化能夠表達出說話人的各種思想觀點和思想情感,使自己的講話有較強的感染力、震撼力。例如:莊重、嚴肅的會議,要求語調平緩、凝重;歡快、輕鬆的會議,要求語調輕快、流暢。

(五)結尾善於總結

會議結束之前,一般說來,主持者應作簡明扼要的總結、歸納,將有關信息、討論情況、所達成的共識,進行概括性的說明。同時,對會後的具體要求、需要落實的工作,加以部署強調。

總結時應力求客觀、符合實際,切不可言過其實,自欺欺人,以致形成不解決實際問題的會風。對會議的總結,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及時、適度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及今後需要努力的方麵。會議的總結,往往能起到提醒、強化信息的積極作用。

二、當眾主持會議的語言要求

(一)語言準確、鮮明

會議主持者在主持會議時,語言必須要準確、鮮明。具體一點說,就是遣詞用句要字斟句酌,確切地表情達意,如實地、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觀事物的實際麵貌。由於會議主持者置身於一個同與會者麵對麵的語言表達環境中,除傳達文件外,通常不宜用書麵文稿照本宣科。因此,如果說得沒有分寸、不合身份,或政策精神把握不準,就會使人產生歧義和誤解,影響會議效果。

(二)語言嚴謹、精煉

嚴謹,是指會議主持者講話力求周全而沒有漏洞;精煉就是簡潔、凝練,要言不煩,言簡意賅。為了達到會議預期目的和不講錯話,會議主持人往往在會前經過反複思考,擬出講話提綱和腹稿,從講話的順序、結構到重點內容,都成竹在胸。但是,為達到周全不漏的目的,難免會使語言顯得拖遝冗長、蕪雜紛亂。所以,在主持會議的過程中,主持者語言既要嚴謹周全,又要不失精煉,達到精辟透徹的表達效果。

(三)語言通俗、易懂

參加會議的人員,不可能都是一個知識層次、都有相同的理解水平。會議主持人不能不看對象,不管效果,在講話中大談某些艱深難懂的東西。即使是政策性、專業性、學術性較強的會議,主持人也要用樸實無華、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表達深刻的內容,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使更多的與會人員不感到枯燥艱澀。這就要求主持者具有較高的政策、業務或者學術水平,同時又具有深入淺出的語言表達能力。通俗易懂的語言不但讓人容易聽懂,還會給人一種親切樸實、平易近人的感覺,能縮短主持者同與會者的距離。當然,通俗不是淺薄庸俗,這是毫無疑問的。

(四)語言幽默、生動

幽默和生動密不可分。在講話中,適當插入幽默的語言材料,能增強講話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產生感染力,還能使與會人員在緊張的聽講中獲得愉快的放鬆,同時又深受包含在幽默之中的道理的啟迪,促使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主持者的思想觀點和施政主張。如果主持者在主持會議中,適當運用一些格調高雅的幽默語言,一定會有助於使與會人員對主持人表達的各種思想觀點和思想感情,產生共鳴,把會議開得生動活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