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使用普通話
會議主持人應使用普通話,吐字清晰,聲音洪亮、自然,語調變化得體。如果發錯了音、讀白了字或是南腔北調,都會直接影響表達的效果。此外,還應講究表情、舉止、坐姿、衣著、發型等,做到文明莊重,落落大方。
三、當眾主持會議的風格要求
(一)清晰新穎
不少地方開會成災,人們早已對“文山會海”現象表示不滿。當然,必需的會議還是要開的,問題是會議太多、太濫、太長,內容泛泛,目的不明,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效果欠佳。一個主持者如不能把握這一心理狀況,勢必給會議帶來負效應。因而“穿靴戴帽”、“會議八股”的表述常常使與會者精神不振。因此,風格上要進行更新,一是開門見山,二是與會議無關的話堅決不說,三是語言生動。否則,一來浪費自己和大家的時間,二來使會議主題被衝淡。
(二)明確簡潔
會議是因事而開,因此應把握好時間,不宜開得過長。主持者要學會用簡明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思想,而不要以囉嗦的語言說明膚淺的道理。據生理學家研究,當人參加會議或討論時,腦力的最佳狀態隻能保持四十到四十五分鍾,超過一小時,與會者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會場紀律也會難以維持。所以,事明即當散,衡量會議的質量不在時間而在內容。當然,會議也不能因時限而疏漏內容,否則,雖“簡”卻不解決問題。
(三)引導聽眾
會議中出現意見、觀念的分歧時,會議主持者應特別注意語言上的引導,作出一個科學的決策,需要多種方案;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需要各種思想的交鋒。出現意見、觀念分歧,是難免的,這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好就好在能從各個方麵提醒領導者防疏補漏。因此切不可不容反麵意見,而應將不同的思想朝有利於解決會議中的問題方麵引導,引導才會使言路大開。
(四)集思廣益
在會議中,會議主持者要學會把握設問句的句式,給與會者以啟發,而不要用肯定句式貫穿始終,這在討論會上尤為重要。切忌主持者一錘定音將會議搞成一言堂,而應充分發揚民主,提倡各抒己見,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主持者將各種意見綜合起來進行比較,擇其優者而從之。這樣對以後開討論會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感染與會者
在主持會議過程中,主持者應該通過熱烈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情表現出朝氣、信心和魄力,以此感染與會者,達到鼓舞人心的目的。主持者需靈活駕馭會議,不同類型的會議要善於運用不同的語言風格製造氣氛。例如:在討論會上切忌語言刻板,而應含蓄、詼諧;在發散型會議上,則要富有鼓動性,具有號召力,切忌照本宣科,態度冷漠。
第二節怎樣做一個成功的會議主持者
一個優秀的主持者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他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健全的人格、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這些都是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明確會議主持者的職責
要想做一個成功的會議主持者,首先要明確會議主持者的職責,一般而言,在會議活動中,會議主持人的職責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向與會者交待會議宗旨及議題
主持者在會議過程中首要的職責和任務就是做好會議的開場白,這是開好會議的前提和基礎。當會議進行時,主持者應告知與會者召開會議的目的、內容、方式、進程和要求,明確地向與會者交代會議的宗旨和會議的議題,必要時還要宣布會議的紀律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