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當眾談判的藝術(3)(1 / 2)

(二)換角度解決問題

采用不同的方法重新解釋問題,或是提供新的理由、新的信息,從另一角度達成某些方麵的一致。當談判陷入僵局時,雙方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存在的問題,這樣對消除誤解與分歧,打破僵局,建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有更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雙方人員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這時可以根據存在的問題,考慮是否能提出可代替的第三方案。如果雙方中的一方作出了合理方案,那麼主動權就被此方所掌握,這樣既能維護自身的利益,又兼顧了雙方的利益。

(四)暫時休會

遇到僵局時暫時休會可以使雙方整理思路,尋求解決方案,在休會前可以進行一次詳細地解釋,使雙方在休會時可以進一步的思考。

(五)做出合理退讓

如果僵局存在的問題相對於促成合作,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損失,那麼有效的退讓總比匆匆散場要經濟劃算得多。

四、當眾談判達成協議的技巧

談判時要爭取速戰速決,快速達成協議。談判的戰線不宜拉得太長太久,否則即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又花費很多的精力,使雙方感覺疲憊不堪,最後影響談判效果。那麼,要想迅速達成協議,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製定多套談判方案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談判也是一樣,在談判前應多準備幾種不同的談判目標和談判方案,這對達成協議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可以把這些方案分成主要和次要兩類,當主要協議很難達成時,可以根據談判的情況變化而改變談判方案,這有利於協議的快速達成。

2.從容易統一的觀點入手

談判開始時,應從雙方易於達成一致的觀點入手,如果一開始就擺出棘手問題,將會使談判開始就陷入尷尬的境地,這對談判的繼續順利進行很不利。所以,談判前應多了解對手的情況,從對方已有經驗的問題出發,然後再解決下麵的棘手問題,這樣談判的進行就會順利很多。

3.應以雙方利益為基礎

談判是為了達到雙贏的目的,不是隻為了達到己方的目的,還要考慮對方的利益。如果談判時置對方的利益於不顧,這樣就會影響協議的順利達成。因此,要想迅速達成協議,就要站在雙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彼此的利益,從而提出大家都能滿意的方案。

4.在小問題上不要斤斤計較

俗話說“占小便宜吃大虧”,談判時,要以大局為重,不要因為一些小問題上的斤斤計較而浪費過多的時間,要適當的表現大度。以損失小利益來獲取大利益,還有什麼可計較的呢?

第四節當眾談判的策略

談判就像打仗,要恰當運用兵法策略。在談判時,並不是為了談判而談判,而是要有一定的策略,才能達到一定的談判效果。

一、投石問路的策略

“投石問路”策略,是指買主為了了解對手的情況,通過不斷的提問,從賣主那兒得到通常不易獲得的資料,如成本、價格等方麵。目的是為了在談判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談判之前我們可以先談些與談判無關的話,如形勢、經濟、文化、愛好、家庭。或是利用一些令對方很敏感的話題去進行交談,借此捉摸、判斷對方的基本情況及心理活動。然後根據剛才的了解切中時機、恰到好處的巧妙提問,做出有力的選擇。如:“先生,剛才我介紹了我們產品的情況,也許您有什麼問題要提吧?”促使對方作出反應,把握他的思想動態。還可用假設句的形式。如“假如我們減少訂貨的數量呢?”“假如我們買下你全部產品呢?”“假如我們改變合同形式呢?”這種突然發問的假設句,常使對方措手不及,無意之中流露出真情。

二、聲東擊西的策略

這一策略就是把對方的注意力集中在我方不甚感興趣的問題上,從而使對方增加滿足感。也就是說在談判過程中,我方突出次要問題,隱藏主要問題,讓對方產生錯覺,在我方不感興趣的問題上糾纏,從而在有利的時機以最優的方式解決我方真正關心的問題。例如,如果我方認為對方最注重的是價格,而我方關心的是交貨時間,那麼我們進攻的方向,可以是附條件問題,這樣就可以把對方從兩個主要議題上引開。這樣,你往往能達到目的,自己勝利了對方卻還蒙在鼓裏。這種策略如果能夠運用得熟練,對方是很難反攻的。它可以成為影響談判的積極因素,而不必負擔任何風險。

三、拖延時間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