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1 / 3)

太遙遠,對於現在的離昴來說,他首先要麵對的是如何處置這些天朝遺臣。

議政殿上,按著西州時的習慣,已經在禦座前設下帷幕。淡紫色的帷幕是用東州桑山天蠶絲巧妙織成,坐在禦座上的勵王離昴可以清楚的透過帷幕看見殿下跪著的天朝遺臣,而他們,即使抬起頭大膽的直視,也隻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絕想不到帷幕之後的這個男子在數十日前尚站在靖帝身邊,扮演著一個侍從的角色。

掖留城破時,朝中官員大多出逃,一部分盤算著投奔東州茂王,而另一些則隻是因為駭怕勵王入主掖留,將要大開殺戒,才不得以倉惶離去。他們並未來得及逃遠,因而得以及時知曉了西州勵王的仁念,於是又轉過頭來,擺出了歸順的姿態。

勵王不同於暴君靖帝,他畢竟是仁明的,因而這些人雖然被賜了無關緊要的閑職,今後在仕途上極難作為,可是畢竟保全了身家性命,已是感激不盡。

還有少數,卻是想要留下來以身殉國的。服毒、自縊、投井、撞石,他們以各種或激烈或安靜的手段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在西州軍隊進入掖留之前,便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離昴在感慨之餘,亦隻能命人將之厚葬。

但也有人既沒有出逃,也沒有殉國,又似乎並不願意歸順勵王。比如秦憂。

秦憂這個人,當日繆憬曾屢次與離昴說過,他大約是明白的。

暗暗示意忘風,令天朝降臣退下,殿中霎時隻餘秦憂。

離昴自幕後不疾不徐的開口道:"靖帝失道,本王此番起事也是順命天意,不得以而為之。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便也隻能取而代之。雖則如此,但本王並非好殺之人,即便是天朝舊臣,隻要願意效忠本王,本王自會重用。本王顧惜你是難得的人才,所以特意留你下來,是否願意歸降,全在你一念之間,秦憂,你可想好了?"

秦憂的臉上,顯出一些迷茫的神色,欲言又止。

離昴又說道:"秦憂,你可是在顧忌什麼?"

秦憂躊躇半晌,終於開口道:"勵王的仁明,秦憂聽聞已久。如今得以親見,勵王的心胸氣度,也令秦憂敬佩不已。倘若秦憂生而為西州人,必定毫不猶豫盡心效忠。但秦憂既為靖帝之臣,縱使......縱使陛下他有百般的不是,秦憂也不能棄而投敵。"

離昴微微冷笑,故意拿話激他,說道:"既然如此,你又為何不學人殉國?"

秦憂怔了怔,垂首喃喃自語道:"秦憂本來確是想自行了斷,可是也不知為什麼,竟無論如何也沒有勇氣動手......"抬頭苦笑道,"想來是性格太過懦弱之故。"

離昴心裏暗歎一口氣,想到:你若性格懦弱,又怎麼敢於如此斷然的拒絕我?

忽然哈哈笑了幾聲,道:"秦憂,若本王所知不錯,你幼時家境困苦,父母兄弟為鄉紳惡霸勾結官府所害,隻有你一人幸存,後來機緣巧合之下,才學文入仕,步步高升,最終成為了中書令罷。"

秦憂迷茫的點了點頭,想起幼時家破人亡的傷痛,不由眼眶微紅。

他卻不知道他的身世來曆俱是繆憬詳細告訴離昴的。

離昴放柔聲音,道:"秦憂,你這樣的想要出人頭地,為的是什麼?"

秦憂道:"我隻希望,一旦入朝為官,便可憑一己之力鏟除惡痼,將這天下治理的安康富足,不再有人像我一樣遭遇不幸。"

離昴問道:"你的願望實現了麼?"

秦憂搖了搖頭,沉重的歎一口氣。

"秦憂,你有宏大的誌願,你有出色的才能,就這樣放棄一切,你真的甘心麼?"

秦憂胸口一熱,心裏反複的問自己,"我甘心麼?"

他自入朝為官,盡心竭力,兢兢業業,然則靖帝無道,秦憂怒其不爭,隻覺得越來越失望。如今天朝氣數已盡,傳聞中的明君卻站在自己麵前誠懇勸降,他究竟還在猶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