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現場直播他被主持人采訪
“明早6點等我電話。”
張宏誌在梅地亞賓館附近支走北京辦事處的司機,親自駕車到Z電視台東門外,他把精致的大紅燙金《賑災義演》貴賓證舉到站崗的武警戰士麵前要求開車進去。戰士看了嘉賓證禮貌的告訴他,參加《賑災義演》的嘉賓要一個小時以後才能入場,並告訴他開車進去要有車輛臨時出入證。他登時氣得像頭發瘋的獅子,把寶馬車的擋把兒弄得哐哐響,把油門轟得冒青煙。
“你以為你花50萬就可以特殊?”喬琪看他那突然爆發的自尊,想象著他對下屬和女人的狂暴。“這是Z電視台,不是你手下的企業。注意安全,這人多車多,別出事。”她一麵給台裏的一個哥們兒撥手機,一麵指點張宏誌把車停在梅地亞院裏的一個地方,這是她偶爾來電視台停車的地方。
“去喝點兒咖啡。”停好車張宏誌冷靜下來對喬琪說。
“別說話。我的電話通了。”喬琪的嗓音一下變得嬌媚起來。“對,是我。最近又到哪去騙小姑娘去了?”
“沒出去,最近籌備賑災義演忙得腳丫子朝天,胃潰瘍又犯了。在那呢?什麼事快說,我正在作最後的演練。”
聽得出裏麵是一個脆亮的男中音。張宏誌對記者之間的粗俗有些驚訝,對喬琪的突然變音感到醋意,再次斷定她所說的他是她摟抱過的第二個男人並不可靠。
“我就是和一個朋友來參加賑災義演的,人家捐了50萬,不到點門口不讓進。朋友沒進過你們電視台,想先參觀參觀。”
“在哪個門兒?”
“東門兒。”
“等著吧。我讓梁子去接你。”
當代社會,靠熟人往往一切都會變得簡單,在肥肥胖胖的小眼睛半禿頂的梁子帶領下他們很快辦好手續。張宏誌有生以來第一次步入Z電視台的大門。第一次走入鋪紅地毯,有武警站崗的Z電視台辦公大樓,覺得裏麵比外麵令人賞心悅目,雖然沒有五星級酒店大堂豪華,卻比他進過的所有酒店都莊重。牆上的一串大監視器裏,五彩繽紛的節目告訴你這裏是黨的喉舌,是娛樂的源泉,是知識的寶庫,是集世界大觀的殿堂……穿過走廊他們被帶到圓樓,這裏是演播室和機房聚集的地方。
上樓梯,下樓梯,在窄的,寬的迷宮一樣的樓道裏走,他們被帶進一間巨大的機房,梁子告訴他們,這是Z電視台最大的演播廳的控製室,每年的春節晚會都是在這裏直播,今天的《賑災義演》也是在這裏直播。導演正在親自演練切換軍人戰狂浪的歌舞,他隻是向喬琪招了下手,飛了一個眼神,嘴裏卻在指揮攝像機。“對不起,你們自己照顧自己。4號機,人全,對,給領舞。”
滿牆的幾十個監視器用不同景別,不同機位描述著演播室裏的演出和空位子的觀眾席。七八個人坐在操控台前在導演的指揮下忙碌著,靈巧的手在數碼特技,調音台,電腦調光台上忙碌,各種各樣的指示燈閃爍不停。小巫見大巫,這時張宏誌突然覺得自己生產的VCD和即將開工生產的DVD機太藐小了。“《SONY》”當他看到幾乎所有設備LOGO都是銀底黑字的SONY時,作為一個電子方麵的企業家來說不自覺的產生了一種悲涼。
“你有什麼感覺?”他輕聲的問喬琪。
“我來過好幾次了,沒什麼感覺。”
“你想過麼?為什麼這些設備沒有MADE IN CHINA?”
“那要問你們這些搞企業的。有時候我覺得很多企業家還不如解放前的民族資本家,他們搞實業救國,不是依附,而是千方百計同外國人競爭。不過有些高精尖技術還是采取拿來主義好。就像你們的機芯。你看那領舞的大跳,挺像洪常青的。”
張宏誌吃了個大窩脖,忍住沒有反駁卻在思考。他聽生父說過,在美國高精尖技術方麵華人在各個領域已經占有一定比例。他們為什麼不回來為華人或自己的國家服務,有不少還是公派出去的白眼狼,回來的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代表海外勢力在同中國企業進行競爭,他同這些人都打過交道,他稱這些人為當代洋買辦。多少年來他總想和這些人作鬥爭,總想為中國人,中國老百姓爭口大氣,但這不是陶瓷,茶葉,絲綢,味精和製堿,這是地地道道的物理與電子相結合的高科技。總感到心有餘力不足。
“你看,誰來了?”喬琪捅了一下張宏誌顯示出興奮。
張宏誌順喬琪的目光望去,眼睛也頓時閃亮起來。
“1992年的春天,一位老人在南海之濱劃了一個圈……”這首歌是她的成名之作。
這一個圈兒的啟迪使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實惠。他是這個圈的鄰居,就是這一個圈令他起死回生,讓他得到了現在的一切。每聽到這首歌他都會激動不已,每在電視裏看到她唱這首歌他都會產生敬仰甚至有時還會產生美好的思念。眼前那個嗓音甜亮的小金豆子(張宏誌總是跟別人這樣稱呼她)心情好像並不愉快。後邊一個戴肩章的男軍人為他提著軍裝和超高跟的黑色高跟靴。這也是張宏誌每次看到她演出時最浮想聯翩的靴子。那裏麵應該是一雙多麼可愛的小腳。他低下頭看那對小腳上套的是一雙白色的跟不太高的皮鞋。這雙鞋跟他身上薄如蟬翼的如晚禮服一樣的演出裝非常配套。但在張宏誌眼裏,她隻有穿軍裝才是最漂亮,最完美的,才是觀眾最喜歡的。果然,她的晚禮服裝受到導演的否定。張宏誌為跟導演有相同的眼光心裏一陣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