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型的標誌 如五官、毛發、爪甲、*頭、臍窩及各種骨骼和肌肉標誌。
2.動態的標誌 如各關節的皮膚皺紋,經活動而出現的筋肉凹陷,以及采取一定的動作來比量(如兩耳尖直對取百會;虎kǒu-交叉食指盡端取列缺;手掌握膝蓋內側當大指盡端取血海等)。
二、折量分寸
對離體表標誌較遠的部位則用折量的方法,即將一定的部位折作幾等分。這也是為了定位方便,不要將它看成拘泥、呆板的規定。常用的各部折寸如表8—1。
在體表標誌和分部折量的基礎上,臨床取穴多以手指來比量。因為各人手指的長度和寬度與其他部位有著一定的比例,用其本人的手指來量分寸,即通常所說的“同身寸”。術者也可以用自己手指量取別人的穴位,但要根據對方的高矮胖瘦作出適當的伸縮。
三、指量法(如圖8-1)
1.直指量 一般可以次指的末節為一寸,加中節為二寸。可用以二寸為間隔的取穴。如腕後二寸取內關穴,即可以腕橫紋上二指節為準。手中指第三節為一寸,後人稱此為“中指同身寸”。
2.橫指量 四橫指相當三寸,二橫指相當一寸半。如背部第一側線為正中旁開一寸半,即可於正中旁開二橫指取穴;第二側線為正中旁開三寸,即可於正中旁開四橫指取穴。四橫指還可用於膝下三寸取足三裏,內踝上三寸取三陰交,臍下三寸取關元等。《千金》稱這種方法為“一夫”。手大拇指第一節(末節)橫度為一寸,可用於以一寸為間隔的取穴。
10.能使拔罐治療效果更好的診斷點
1)雞皮樣點
毛孔中心凹陷,孔周隆起,白色,狀似雞皮疙瘩,為營血內陷的病症,應在周圍拔罐走罐,使營血外達,效果更好。
2)羊毛疔點
毛孔凹陷,周邊有一紅圈,紅圈多有個缺口,壓之褪色,點中毫毛挺立,有如釘子釘在皮孔上。此種表現多為氣血阻滯造成。可為局部拔罐放血。
3)蟲血瘀點
其狀如羊毛疔,不同點是毛孔周圍的紅圈呈放射狀延伸,彎曲如蟲腳,似蜘蛛狀此為體內血液積有包塊的久病表現。此局部拔罐放血療效好。
4)斑點
此為邪人營血的表現,此處治療效果更好。
5)淤疹點
形如淤,凸處表皮,形狀大小多如沙子,芝麻;紅,淤,白色三種,此為肺熱或者肝熱的表現。此處放血療效更好。
11.拔罐的操作步驟
1).拔罐前做好準備:
(1)仔細檢查病人,以確定是否適應症,有無禁忌。根據病情,確定處方。
(2)檢查應用的藥品、器材是否齊備,然後一一擦淨,按次序排置好。
(3)對患者說明施術過程,解除其恐懼心理,增強其治療信心。
2).患者體位:病人的體位正確與否,關係著拔罐的效果。正確體應使病人感到舒適,肌肉能夠放鬆,施術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的體位有以下幾種
(1)仰臥位:適於前額、胸、腹及上下肢前麵。
(2)俯臥位:適於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後麵。
(3)側臥位:適於側頭、麵部、側胸、髖部及膝部。
(4)俯伏坐位及坐位:適於項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3).選罐:根據部位的麵積大小,患者體質強弱、以及病情而選用大小適宜的火罐或竹罐及其它罐具等。
4).擦洗消毒:在選好的治療部位上,先用毛巾浸開水洗淨患部,再以幹紗布擦幹,為防止發生燙傷,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因治療需要,必須在有毛發的地方或毛發附近拔罐時,為防止引火燒傷皮膚或造成感染,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