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也不會在三殿下`身上鬆口,允三殿下兩年後返京……”
“這卻不是慕嫻要憂心的……”轉眸將竇方所言之事記在心頭,餘慕嫻不慌不懼。若是楚玉姝隻是楚國四皇女,那她此行,或是有去無回。但因著楚玉姝不單單是楚國四殿下,還是花朝國女帝,餘慕嫻便斷定楚玉姝北上,不會在婚事上與羊舌不苦有糾葛。
若是楚玉姝想為羊舌國的國母,那早在長生郡時,便可隨羊舌不苦,永駐垠都……
可惜她誌不在此……
驕傲如斯,隻有國主那個位置,才合其心思。
思及此,餘慕嫻繼續道:“竇兄隻要記得將那打聽殿下的人都告與愚弟便是了……愚弟定會給那人一些教訓!”
“賢弟已是下定主意了?”見餘慕嫻竟是生出了給楚玉姝出頭的心思,竇方神情一變,“賢弟該知,殿下不是一般的皇家女子……”
“慕嫻知殿下誌在萬裏河山……”餘慕嫻定睛望著竇方,“但竇兄該知,有些事由不得人……慕嫻對殿下……嗯……許是,心馳已久……”
“那賢弟便不能屈居在這小城中躲閑月了……”竇方眯眯眼,道,“若是賢弟不棄,容愚兄投桃報李如何?愚兄想,愚兄一人去馮太師府上,怕也難妥帖……”
“妥不妥,卻不是竇兄說了算的!”餘慕嫻輕笑,“竇兄別看愚弟是個小官……這縣中之事,門道可是甚多……”
竇方驚奇:“哦?這一個小小的縣令裏還有門道?”
“自是有門道的。舊人言:‘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紳’……這縣中掌權人便是那些與竇兄交往甚密的員外呀!”與竇方撫掌,餘慕嫻補言道,“談及這些鄉紳……愚弟倒是有幾句閑言想說與竇兄聽……愚弟在縣中呆了逾一年,也算對這些員外有些許了解……據愚弟所知,這些員外與馮大人都有些牽扯……”
“哦?”從餘慕嫻口中聽了些許和馮太師相關的秘事,竇方蹙眉道,“若是這縣中員外與馮太師有淵源便是不妙了……”
“這是為何?”知曉竇方在生意上與縣中員外無衝突,餘慕嫻抿抿唇,“若竇兄決議從馮太師,那這縣中的員外,竇兄該網開一麵……”
“可四殿下要他們死……”
竇方定目與餘慕嫻對視。
……
縣衙的鞭炮聲炸開了乾平五年。
穿著新衣送過竇方回新都,餘慕嫻一人沿著石板路往府衙行。
縣中的石板路上灑滿了炮皮,悉悉窣窣踩著,餘慕嫻眯眼捕捉住了幾分喜氣。
正身與立在府衙門口的員外們拜過年,餘慕嫻與諸位員外撒過喜錢後,便與餘順一同上了府上。
竇方走前,特意送信給餘順,要他來餘慕嫻身前侍奉。
承著餘順點的燈,餘慕嫻獨坐在桌案前,定了片刻。
待餘順掩門退去,餘慕嫻方才從袖中掏出一封書信放在桌案上。
方才竇方臨上馬前給了她一封信,說是從北邊來的。
北方何人會寄信給竇方……
餘慕嫻不猜也知是楚玉姝。
但這份信握在手上,卻是沉的可怕。
且不說封上的“方遠盈”三字紮眼,單單是一寸的厚度,便足以讓人瞠目。
第75章
端著信封的封口在燭光上細看, 餘慕嫻見那封口封得甚是嚴實,便順勢棄了用刀裁開的打算。
楚國的宣紙較花朝國的要硬上幾分。
這信封太厚, 若是貿然上刀,定會傷了信封中的書信。
想過竇方既是敢將信拖延著給她, 便是這信中並無大事, 餘慕嫻一時便也不急著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