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好好對待雙方父母,毋分彼此(2 / 2)

因此,無論你是女兒還是女婿,無論你是兒子還是媳婦,你都應該和自己的愛人一起,承擔起做子女的責任,隻要他們有困難,就應該前去照料,分憂解愁。

即使父母身體非常健康,經濟上能過得去,做兒女的也應該多去看望,並拿出一些錢交給父母,這樣做能使父母感到滿意、快樂、欣慰,無孤獨之感。

孝敬父母是婚姻的責任

不論男方女方,從結婚開始,就應該認識到,結婚不僅意味著愛情的結合,同時也需要承擔責任。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也意味著毫無關係的兩個家庭產生了親戚關係,本人也將成為對方家庭中的一員。承擔這一關係,是婚姻的責任之一。那麼,無論情感如何,在理智上都應該把對方的家人視做自己的親人。

在與雙方老人的關係問題上,夫妻雙方都要把對方的父母當作親生父母一樣對待。既然男女走到一起組建了家庭,夫妻雙方就要站在家庭(而不是個人)的角度對待雙方的父母,不能有絲毫親疏之分。在這個問題上,年輕夫妻尤其需要努力做好。

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庭的事。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年輕人走到一起,組成一個家庭,並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要考慮到隱藏在婚姻背後的許多與兩個家庭有關的問題。

這些問題處理得好,會相安無事;處理得不好,則會時不時地跳出來騷擾家庭的平和,甚至造成家庭分裂。

張文嬌和她的丈夫是在孩子3歲時搬到深圳的。來到深圳後,他們的經濟收入明顯地比在內地時好轉了許多,可是,雙方老人也因年齡的增高,身體健康每況愈下,成了張文嬌夫婦的拖累。

關於贍養老人,張文嬌很想得開,她知道這是做兒女的責任,所以,平時需要他們出錢時,她從來沒有猶豫過,尤其是對待公婆,更是讓丈夫說不出一個“不”字。

前年夏天,張文嬌的婆婆被查出癌症晚期,住了一年的醫院,她丈夫回內地4次,但也未能挽回她的生命。

一年裏,她丈夫每次出行,張文嬌都給他帶上足夠的錢,基本上丈夫說帶多少就給多少,有的時候不夠了,張文嬌還會把錢如數彙到丈夫的卡上。

張文嬌說:“我相信老公不會亂花錢的,他要錢一定都是有用的。”婆婆對張文嬌也非常滿意,臨終還交代兒子要好好待文嬌和孩子。

張文嬌的丈夫對妻子也深懷感激,雖沒說過什麼,但他都記在了心裏,並且一有機會就會加倍地回報妻子給予自己和家庭的賢惠、懂事、理解和支持。

去年,張文嬌的父親在洗澡時不慎滑了一跤,摔斷了股骨,張文嬌的丈夫先得到的消息,他沒有通知張文嬌就給嶽父彙去了3萬元,給嶽父換了一個進口的人造骨頭。

同年,老爺子病逝,張文嬌的丈夫得到消息後馬上訂了全家的機票,還囑咐張文嬌帶上足夠的錢回家奔喪。張文嬌的丈夫還主動提出給嶽父買公墓,錢全部由他們夫婦來出。

張文嬌與丈夫對待雙方父母從來都是一視同仁,而不是分你的父母,我的父母。其實,本已結成一家人,怎能還分彼此呢?

分了彼此,那樣的婚姻殘存的也將隻有形式,而沒有了實在的意義,夫妻雙方更不可能交心,那信任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