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會了區分憂慮,知道孰重孰輕。泥巴腳印是容易解決的小事,而貓咪丟失卻是件大事。
然而,上述兩者都不是我們在臨終床上所要擔憂的事情。所以,為什麼現在竟然要去擔心他們呢?當我學會了應用臨終床測試之後,發現過去被我標記為致命的那些憂慮,現在看來全然不是那麼回事。因此,那些陳舊而令人絕望的憂慮也就稍微減輕了一些。
可能發生的最糟糕事例
我最喜愛的朋友利妮向我講述了她與對未來的恐懼和焦慮作鬥爭的方法。她問自己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
聽聽人們怎麼說……
我告訴我自己:“好啦,假如他去世,當然,我會悲痛欲絕。”但是,接下來,我不得不調整心態,做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迫使自己像他人一樣正常地生活。這可能是發生在我身上最痛苦的事情,這也可能是我一生將會遇到的最壞的事情。而現在我知道自己已經挺過來了,所以我將有能力應對其它的事情。真的!
——利妮
憂慮就像一把搖椅。它讓你有事可做,但不會使你走遠!
——薩利
關於抑鬱,我們需要了解的事情
感覺到我們越能控製自己的憂慮,就越能夠增加自信。
我的減壓策略
有時候,通過運用一些相當簡單的技巧來消除壓力,這樣,可以使我們對任何事情都無力應付的那種巨大的緊張和焦慮感得到改善。
●倘若我躺下來,稍微繃緊身體的每一塊肌肉,然後再慢慢放鬆,這樣,我會感覺到心裏沒有那麼緊張了。
●倘若我打開音樂,要麼跟著節拍跳舞,要麼坐下或者躺下來放鬆自己,這樣,我就消除了那種有一群大象在我體內狂奔的躁動之感。
●倘若我出去做些劇烈運動,這樣,我會感覺到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安全,我的緊張程度也會隨之降低。
●倘若我看看電視,或者欣賞自己所喜愛的電影,它們可以把我帶進另外一個世界。這樣,我的心髒就沒有像以往那樣砰砰亂跳了。(是的,這是逃跑主義,但是有時候恰恰需要這樣做,才能使我們的內在精神得到升華,這並不是壓抑。)
●倘若我做些喜歡做的事情,例如去公園遛狗,看著它追趕麻雀時的興奮勁兒,這樣會使我由衷微笑,這種活動也激活了我的快樂荷爾蒙。
●倘若我憧憬某些美麗的事物,培養我的靈性,這樣就可以使我寧靜的內心空間與廣袤宇宙的靜謐和歡快得到片刻交融。
聽聽人們怎麼說……
信念能夠給予我們比自己內心更為廣闊的精神天地,給我們提供一種美好景象。但是,沒有必要對它進行循規蹈矩的膜拜,在一天中它給我們更多的時間來反思自己信仰的事物,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心理學家
讓我們遠離此地吧
1.你能寫出那個可以恰當描述自己最深情感的詞語嗎?假如感覺它是一頭霧水般的混亂,那麼你就把這種混亂描述出來!不要猶豫,亂畫亂塗就好。
2.你能找到放鬆身體的方法嗎?用薰衣草精油輕柔地按摩你的身體,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心理學家說,假如我們的世界一團亂麻,那會加劇我們的焦慮。假如我們在生活中對事情做一些合理安排,那會減少我們的壓力。壓力減輕的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節省了時間,另一部分原因則在於這些安排會使人感到寬慰。例如,倘若我們通常在吃完早餐之後,泡上一杯茶,就去處理文件(電子郵件、賬單等)的話,這樣,文件就不會給人堆積如山的感覺了。
建立自尊
1.也許你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弄明白導致自己焦慮的原因,但是,假如你能著手列出一張白紙黑字的清單(不是頭腦中的),那將是一個了不起的開端。你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家庭?是因為愛或者缺乏愛?是因為憤怒?或者是因為不能原諒某人?
2.然後,嚐試對上述這些焦慮進行臨終床測試。
3.學會隻去擔憂那些值得擔憂的事情,這是生活的一條基本規則。你能辨別出你所真正擔憂的那些傻事嗎?你能列出一串你不需要再擔憂的事情嗎?因為:
a)你無法改變這些事情(也包括人在內)。
b)他們太瑣碎,不值得你花那麼多時間去思考?
4.也許你能這樣說:“哇,我沒有花上一小時去擔憂那件事,而是用這個時間寫了一首詩,清潔了浴缸。看看這個積極而有用的行動!幹得好,我自己。”
√這樣很不錯
我們也許從出生之日起就學會了成為一個憂慮者,所以,可能需要些許時日,也需要耗費相當精力才能擺脫焦慮。今天隻要邁出了一步,這就足夠了。但是,要返回這一章,再次好好地閱讀,因為放任自己繼續焦慮,可能會毀掉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