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將“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一個大問題牢記在心,這才是重要的。如果我們想成為充滿愛心的人,和善的人,大方的人,等等,我們必須傾聽內在自我的心聲,認真思考今天的態度將會怎樣影響我們未來長遠的生活。
“我不能釋懷”這一消極思維將使我們處於這樣的危險之中:聽任這種可理解的怒氣轉變成憤恨和怨氣(假如你認識任何一個有怨氣的人,你可能會同意我的觀點:這樣做會使人難以相處)。
聽聽人們怎麼說……
不是我的錯,所以我學會拋棄負罪感。
——薩利
釋懷的策略
假如你在做出極大努力去“釋懷”心中的怨氣,消除痛苦的情感,那麼你不妨嚐試去做如下這些事情:
●哪怕隻想著要“釋懷”,這也是一個真正的良好開端。
●許多人認為抑鬱是集聚在心裏的怒氣,即我們還沒有釋放出來的憤怒。所以,假如你也是如此的話,去看看醫生,向他尋求幫助也許會比較好。
●如果你沒有興趣去看醫生,我建議你找出大堆舊的碟子和杯子,把它們全部砸成碎片(注意安全,戴上安全護目鏡),一邊砸一邊大聲喊叫複仇的話。我如此做過兩次,效果極好。砸完之後我覺得心裏極為平靜,這種效果令我驚訝,這確實是一種深刻的精神經曆。
●拿來幾張大的白紙,自己調上一些顏料——我通常喜歡大量的黑色和紅色的顏料——把那些憤怒的情緒塗鴉出來。這樣做特別能夠舒緩情緒,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有了改觀(我寧願畫完後把所有的塗鴉付之一炬,然後圍著大火跳上一段自由舞)。
“釋懷”有助於我們的內在精神轉向善良和仁愛,使我們能夠與自己及他人和睦相處。
●做到“釋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些說容易做到的人,是在輕視每個人生活中這一至關重要的原諒他人的心理過程。
●原諒不可能是一次性的事情,無論任何時候,想到那個傷害我們的人,在某種意義上,我們都不得不做出寬恕。
●原諒別人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這是相當常見的。
●我認為我們不要學會以過分自責的方式去原諒他人。
●我通過求助於上帝的仁愛,從憤怒中找到了自由,現在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當然,這是相當艱難的過程,我們有失敗,有跌倒。但是,隻要我們繼續前行,一次邁出一步,我們將會回歸正常生活。
聽聽人們怎麼說……
我已經做出選擇,帶著過去的事情前行,不再浪費時間。
——安吉
重拾力量!
假如我們聽任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幹擾我們的生活,這無異於縱容他們繼續消極地影響我們。不要那樣做!轉變思路!
讓我們遠離此地吧
1.弄清自己在什麼時候會糾結於陳年舊事,尤其需要弄清楚自己在哪個時間會生氣或者厭惡別人。我們對所厭惡的人咬牙切齒一番,對給自己所帶來的傷害權衡輕重之後,他們就有可能變形為巨大的怪物,破壞我們的生活。這是因為,我們在心理上把事情放大得過於嚴重了。
2.弄清楚你的抑鬱因誰而起。假如我們說諸如此類的話:“這完全是他br她br他們的錯”,我們就需要采取激進的行動了(參見第七章)。聽任自己尖酸刻薄,這肯定會使你處於沮喪的抑鬱深淵之中。
建立自尊
糾纏於憤恨,會讓我們處於自卑境地,因為它會使我們老是專注於那些“糟糕”的事情。
我們可以通過重新關注那些積極的事情來改變這種情況,也許可以想想大腦中所有空餘的地方,我們可以用來做些新的、美好的事情。
√這樣很不錯
我必須承認,確實仍然想著那些過去了的事情,糾纏於憤恨之中。但是,每一段旅行都始於邁出的第一步,我的第一步就是認定:假如我“釋懷”的話,我將會無比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