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投羅網,其與張女士的苟且行為被一一攝入境頭。最終譚冠廳長被召到安全部門,並請他觀看錄像。因而東窗事發,鄔曆麵目大暴露,連他倆在床頭密謀攫取A省出版資源的談話也被一一錄音。譚冠因此而保不住鄔曆,遂有了鄔曆被免職的結果。這種類似警察抓特務的故事,當然是出於民間在不了解真實情況下的杜撰。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74
鄔曆在台灣書展期間與張女士打得火熱時,我們故事中另一位女主角宋玉卿小姐卻始終未出場。圖書進出口業務的洽談,原本天經地義應當是揚子圖貿進出口公司進出口部經理宋小姐的職責,何以又由總經理鄔曆越俎代皰了呢這當然是鄔曆深◆
5年前的一個悶熱的苦夏。鴿子籠一樣的小屋裏,悶得透不過一絲氣來,久病於床的爸爸咽下了最後一口氣。這個和癌症頑強拚搏3年的老人,骨瘦如柴,頭發斑白,臉瘦得隻剩下一個骨架,像是一隻沒有生命的骷髏。隻有那對失神的大眼還流露出少許生命的光澤。母親在他的身旁嚶嚶哭泣。
爸爸用最後的氣力拉著女兒的手,嘴唇嚅動著,用輕若遊絲般的語氣斷斷續續地說:“小妹……要好好地幹呀……為我們宋家爭氣……”這話仿佛是拚著全身力氣說出來的。
說完他死死地拉著女兒的手不肯鬆開,他帶著欣慰的笑容和滿足告別了人世。這個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老英雄,老駕駛員,老黨員,工廠裏的老先進工作者,下崗待業數年的老工人,走完了自己59年的人生道路,在工人新村簡易的筒子樓是滿足地閉上了雙目,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想到多少年來鍾愛自己的老父親在貧寒疾病中進入另一個世界,她失聲痛哭。
幾天後,追悼會在殯儀館隆重舉行。哀樂低徊,吊客如雲。父親的生前友好,木然地向遺像鞠躬如儀。工廠的領導致悼詞,評價之高,悼詞之美,實在出乎家屬的意料,那簡直是工廠的王進喜。以至於她對可憐的父親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辛勞了一生的爸爸孤獨地躺在冰冷的玻璃棺材裏,四周置放著鮮花,他那蒼白的臉上抹了油彩,幹癟的兩頰被鐵絲撐起,臉形顯得豐滿了一些。這位蘇北農民的兒子,18歲就響應了祖國的號召,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朝鮮戰爭。戰爭結束後,他就滿載著榮譽和一身的傷疤,複員回了古都市,至今他的腦袋裏還留著美帝國主義的彈片。他是穿著一身嶄新的中山裝離開人世的,那藍色的哢嘰布中山裝上綴著戰爭時期的軍功章、和平年代的勞動模範獎章,紅色的綢布四周排滿了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的證書,這是這位樸素的老工人留下的唯一遺產。另外還有8000多元未能報銷的醫療費用。父親抗美援朝時期的戰友,工廠裏的工友、領導,周圍的鄰居排成一列,魚貫和家屬握手。那行列裏有白發蒼蒼的將軍,那是從小與父親在一起的放牛娃,他們同年當兵,一起在誌願軍汽車團開車,他現在卻是軍區後勤部的部長。那位儀表堂堂的大公司經理,原來曾經是爸爸班裏的戰士,也是爸爸手把手帶著學會開車的徒弟。總之,那些叔叔、伯伯很多都是與爸爸共同戰鬥過的戰友,他們卻帶著駕駛員坐著奧迪車前來告別曾經生死與共的戰友。在宋玉卿看來,為別人開車和坐別人開的車那感覺確實是不一樣的。而他的爸爸,至死都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一個隻知奉獻,不知索取的普通百姓,一個終其一生都勤勤懇懇為別人開車的人。這種強烈的反差,對她的刺激太大,已至於她竟然在遺體即將推進火化爐火化的那一刻,嚎啕大哭地抱著爸爸的遺體不放。她哭爸爸的早逝,哭命運的不公,哭自己家庭的不幸。總之,她需要用眼淚訴說的東西太多,幹脆痛痛快快地發泄一次。她從心底裏發誓再也不走父親所走過的人生道路。
作為為她的領導和單位的代表,鄔曆也參加了爸爸的追悼會。當爸爸工廠的領導念悼詞的時候,那些神聖而光榮的字眼修飾著的僅僅是一個已經去世的普通的駕駛員,而這位經過戰火考驗的老戰士有可能向社會索取更高的回報。但是他始終以勞動人民的樸實,一次次地服從了組織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