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提高女兒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她自強自立 (4)(1 / 3)

特別是大一點的女孩,應該讓她根據父母或者朋友的不同接受標準,自主地選擇衣服。女孩可能希望穿出自己的品味,但是在父母看來這種口味可能不太舒服。隻要大一點的女孩可以選擇如何花自己的錢,那麼就應該允許她自己買喜歡的衣服。如果她的同伴嘲笑她,說她的品味很“奇怪”,那麼下一次,她可能會改變品味來迎合同伴的品味。

父母可以放開手,不要去批評、反對、爭論,以免導致孩子的心情不好。另一方麵,有些女孩特別有創造性,父母可以很放心地讓這樣的孩子穿她自己喜歡甚至自己設計的衣服,不管她看上去和同伴有多麼不同。

第三,家庭作業

從女兒小學一年級開始,父母就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態度:家庭作業完全是孩子和老師的事。父母不應該就家庭作業的事跟孩子嘮叨不休,他們不應該監督或者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除非孩子要求他們這麼做。——這個方針可能跟老師的希望相反。如果父母接管過家庭作業這個責任,而且孩子讓他們這麼做了,那麼,他們就再也無法擺脫這個束縛。家庭作業可能成為孩子手中的武器,用來懲罰、勒索、利用父母。如果父母對孩子家庭作業的微小細節少一點興趣,而是用不太明確的話語暗示:家庭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做家庭作業就像我們工作一樣。這樣的態度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很多樂趣,而避免了很多苦惱。

有很多優秀的學校,不給小孩子布置家庭作業,和那些整天被家庭作業纏身的六七歲的小孩子比,這些學校的學生獲得的知識不會更少。家庭作業的主要價值是給孩子提供自己做事的經曆。但是,要實現這個價值,家庭作業必須與孩子的能力相適應。這樣,他們才能在沒有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直接的幫助隻能傳達給女孩這樣的信息:如果沒有父母的參與,她是無用的。不過,間接的幫助可能是有用的。

比如,我們可以讓女兒有自己的空間,一張合適的書桌,一些參考書,允許她使用電腦。我們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幫助孩子計算出做家庭作業需要的恰當的時間。在春秋季溫暖的午後,孩子的心思第一個肯定是想到玩,然後才是家庭作業。在冬天寒冷的日子裏,家庭作業應該是第一位的,如果她要看電視,應該在做完作業之後。

有些女孩做作業時,希望在家長身邊。她分析一道題目或者試著理解書中的一段話時,希望爸爸或者媽媽能夠聽她說。

有些女孩在做作業的時候,可能會嚼鉛筆、撓頭,或者搖晃椅子,甚至聽音樂,這樣她才能做得更好。父母對此的評論和阻止隻會阻撓孩子,打斷她的腦力工作。在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事時,如果表達中帶有尊重,保護了她的自主權,那麼,她對父母的反抗就會少一些。

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不應該提問題或者吩咐什麼小差事去打斷她。這些問題和差事可以等她做完作業之後再提出來。父母應該站在幕後,給女兒提供安慰和支持,而不是指導和援助。有時候,如果孩子請求父母的指導,父母可以闡明一個觀點,或者解釋一個句子。但是,父母應該避免說這樣的話:“如果你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你會記得你的作業的。”還有:“如果你聽老師講,你就會知道作業怎麼做了。”

在給孩子提供幫助時,應該謹慎,並表示同情,父母更應該聽孩子說,而不是講課。父母向孩子把路指出來,但是希望孩子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到達目的地。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如果沒有尊重,責任的教導會誤入歧途。在食物、衣服、家庭作業等方麵,父母的指導對於女兒來說是很重要的。女兒會朝著獨立的方向努力,父母的指導要想獲得預期的效果,必須要對她的努力保持敏感,要表示理解。培養女兒主動探究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一天中午,媽媽見歡歡端著一杯熱水走向陽台,便發生了如下一段對話:

“你要做什麼?”

“給花澆水。”

“不能澆熱水,要澆涼水。”

“喝涼水會拉肚子的。”

“花不會拉肚子,不許澆熱水。如果花死了,媽媽就不給你買了。”

聽到媽媽這麼說,歡歡聽話地把熱水端了回去。

花活了,孩子的探究火苗卻熄滅了。其實,如果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探究習慣,既可以讓花活下來,也可以滿足孩子的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