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提法深得黎錦心思,因為農業發展絕不僅僅隻靠某個人,哪怕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隻靠她一個,也不行。
所以,她最初的設想,不是要把這裏辦成繁華集市,而是想建成這時代的第一所農學院!
因此看到“農學”兩字,她暗戳戳地還瞎激動了一把,跟著她就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現下時機並不合適。
因為萬掌櫃說了,那本折子已被截下,未免她身份暴露,陛下拒絕了他們的這個提議,非但拒絕,皇帝還以晚稻產量略降為理由,順應一些朝臣的說法,宣稱黎錦那五畝田的產量高,不過是占了水庫之利,且因所種麵積小,肥力足夠,才有此成績,至於與她的種田水平有多大相幹,“須觀後效。”
萬掌櫃寫信來的目的,是怕她聽到什麼流言以至對皇帝心生不滿,替皇帝安撫她。
徐知剪則是發牢騷來的,然後從徐縣尊的信裏,黎錦第一次真實見到了古代知識分子的嘴炮功力,他在信裏不敢罵駁了他上書的皇帝,卻把附和的朝中大臣一個個罵了個遍,連自己親爹他都敢吐槽,罵那些朝臣什麼“襟裾馬牛,衣冠狗彘”,著實是讓她長了大見識。
黎錦看得很歡樂,看完分別寫回信,和萬掌櫃她謙遜地表明立場,“四娘不過一女子,安敢以先生居?”還說皇帝和朝中大人們說得很對,糧食增產原因良多,她在其中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實在是未知,“不應司農令和徐縣尊所求才是正理”,她並無不滿,甚至很樂意繼續在這兒研究稼穡之法,順道為出征在外的晉王祈福。
轉頭和徐知剪通信,她先對他的提攜表示感謝,然後以自己在京中所見,隱隱附合了他的觀點,表達了一點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隱憂,引著徐知剪去思考世家的危害。
當然,徐知剪也出身世家,黎錦講得很小心,能不能領悟,領悟多少,就看他下封回信了。
坦白說,黎錦很看好徐知剪,敢想敢幹還有腦洞,思想也沒有那麼迂腐古板,是個很適合的、潛在的“革新派”人選。
皇帝既然要安撫黎錦,明麵上沒有什麼表示,背地裏的賞賜卻是不少。
黎錦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變化,以前皇帝賞下的布料大多顏色鮮豔,一看就是適合年輕女孩子的,這回賞過來的,居然有好幾匹藏青和深藍這種一看就是給男人做衣服穿的布。
除此之外,萬掌櫃這次也送來了她在聚味樓的分紅,除了一個能在錢莊取錢的信符外,還有兩大車銅錢!
嚶,發達了發達了。
有了這一批錢,黎錦建房子的手就鬆了許多,能往好裏建,當然要盡可能做到最好對吧?錢反正不花也花了。
晚稻收割後沒多久又降了一場雨,然後天氣就陡然冷了下來,即便出太陽,也再無之前那種烈烈熱意。
當然,這個提法深得黎錦心思,因為農業發展絕不僅僅隻靠某個人,哪怕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隻靠她一個,也不行。
所以,她最初的設想,不是要把這裏辦成繁華集市,而是想建成這時代的第一所農學院!
因此看到“農學”兩字,她暗戳戳地還瞎激動了一把,跟著她就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現下時機並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