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初提農科(2 / 2)

因為萬掌櫃說了,那本折子已被截下,未免她身份暴露,陛下拒絕了他們的這個提議,非但拒絕,皇帝還以晚稻產量略降為理由,順應一些朝臣的說法,宣稱黎錦那五畝田的產量高,不過是占了水庫之利,且因所種麵積小,肥力足夠,才有此成績,至於與她的種田水平有多大相幹,“須觀後效。”

萬掌櫃寫信來的目的,是怕她聽到什麼流言以至對皇帝心生不滿,替皇帝安撫她。

徐知剪則是發牢騷來的,然後從徐縣尊的信裏,黎錦第一次真實見到了古代知識分子的嘴炮功力,他在信裏不敢罵駁了他上書的皇帝,卻把附和的朝中大臣一個個罵了個遍,連自己親爹他都敢吐槽,罵那些朝臣什麼“襟裾馬牛,衣冠狗彘”,著實是讓她長了大見識。

黎錦看得很歡樂,看完分別寫回信,和萬掌櫃她謙遜地表明立場,“四娘不過一女子,安敢以先生居?”還說皇帝和朝中大人們說得很對,糧食增產原因良多,她在其中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實在是未知,“不應司農令和徐縣尊所求才是正理”,她並無不滿,甚至很樂意繼續在這兒研究稼穡之法,順道為出征在外的晉王祈福。

轉頭和徐知剪通信,她先對他的提攜表示感謝,然後以自己在京中所見,隱隱附合了他的觀點,表達了一點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隱憂,引著徐知剪去思考世家的危害。

當然,徐知剪也出身世家,黎錦講得很小心,能不能領悟,領悟多少,就看他下封回信了。

坦白說,黎錦很看好徐知剪,敢想敢幹還有腦洞,思想也沒有那麼迂腐古板,是個很適合的、潛在的“革新派”人選。

皇帝既然要安撫黎錦,明麵上沒有什麼表示,背地裏的賞賜卻是不少。

黎錦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變化,以前皇帝賞下的布料大多顏色鮮豔,一看就是適合年輕女孩子的,這回賞過來的,居然有好幾匹藏青和深藍這種一看就是給男人做衣服穿的布。

除此之外,萬掌櫃這次也送來了她在聚味樓的分紅,除了一個能在錢莊取錢的信符外,還有兩大車銅錢!

嚶,發達了發達了。

有了這一批錢,黎錦建房子的手就鬆了許多,能往好裏建,當然要盡可能做到最好對吧?錢反正不花也花了。

晚稻收割後沒多久又降了一場雨,然後天氣就陡然冷了下來,即便出太陽,也再無之前那種烈烈熱意。

趁著下雨,莊頭組織大家把田租繳了,因著今年產量都有增加,雖然黎錦免了一成租稅,但她收到倉庫的糧食卻並不比往年少,甚至還隱有增加。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她覺得今年收獲的東西,不管是大米還是黃豆、小麥,似乎口感都更甚以往。

但她沒有細究,收了租手上又有了錢,黎錦就開始大招人手,摘山葡萄釀酒、建房、整地、修暖棚。

正式入冬後,她不但想讓大家都住進新房子,而且還想把所有的荒地全部都開發出來,該種草種草,該種菜種菜。

因著她這一出出,不但村裏的勞動力沒有閑置,就是附近人家,但凡能動的,不管男女老少,皆拖家帶口過來“打工”。

小小村落,一片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