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脂肪肝的飲食調補(2 / 3)

(1)在肝炎急性期,對於體重不足者,宜用正平衡營養,給予必需的蛋白質,保證足夠的熱量,有利於受損肝細胞之修複和再生。

(2)對肝炎恢複期患者,特別是體重超重者。應給予負平衡營養,使體重逐漸下降到標準範圍內,但體重下降速度不宜過快,每個月體重減少不超過2.5千克為宜。同時依據肝炎病情,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飲食中應當限製糖的攝入,對脂肪的攝入可適當放寬。因為糖刺激肝內脂肪合成,攝入過多的糖類,又會增加胰島素分泌,使糖轉化脂肪,而脂肪有抑製肝內脂肪酸合成的作用。因此,脂肪肝患者限製糖比限製脂肪更為重要。

(3)患有慢性肝炎的脂肪肝患者,日常飲食中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平衡,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食物和新鮮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可滿足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但不宜多吃含糖的蔬菜水果。

不吃動物內髒(即下水、下貨)、雞皮、肥肉、蟹黃。忌吃煎炸食品。宜多吃含甲硫氨基酸豐富的食物(如小米、芝麻、油菜、菠菜、幹貝等)以促進體內磷脂合成,使肝細胞內脂肪轉化。適量飲水,以促進機體代謝廢物的排泄。另外,絕對禁酒,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洋蔥,蒜、椒、咖啡等。

6.脂肪肝患者吃哪些食物為宜?

脂肪肝患者總的飲食原則是:食物含高蛋白質、適當熱量、低糖類、低脂肪,並供應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因此,患者飲食可選擇:①魚、蝦、動物內髒、雞、兔、瘦肉、蛋、豆腐等含蛋白質高、低脂、低膽固醇並供應熱量不過高的食物,這樣就可以適當控製熱能和減輕體重,同時高蛋白質既可以避免體內蛋白質損耗,有利於肝細胞的修複和再生,又有抗脂肪肝作用,且蛋白質具有較高的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可刺激新陳代謝,有利於減輕體重。適當控製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對脂肪肝患者有益。②黃瓜、萵苣、芹菜、扁豆、菠菜、豆芽、香菇、黑木耳、蝦皮、粗糧、西紅柿、西瓜、梨等蔬菜和水果及藻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多食既可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的供應,利於代謝廢物的排除,促進和維持正常代謝,糾正和防止營養缺乏,同時對調節血脂、血糖水平也有良好作用。患者飲食不宜過分精細,主食應粗細雜糧搭配,西紅柿、西瓜、梨等瓜果可加餐生吃。

7.脂肪肝患者如何節製飲食?

人的腸胃功能有限,飲食過多則消化不良,暴飲暴食更易損傷腸胃。許多疾病都是由胃腸疾病發展而來。三餐之中,人體所需營養物質是多方麵的,因此各種五穀雜糧、蔬菜水果都要吃,不能有所偏過或偏少。油脂、肥肉、精米、細麵等高檔食品稱為膏粱,酒肉和辛辣、鹹甜、香味濃厚的菜肴稱為厚味。膏粱厚味不易消化,刺激消化道,損傷脾胃髒腑。油脂過多易致脂肪肝、動脈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缺乏穀類、雜糧的攝入會導致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綠茶中所含的單寧可控製人體中所產生的過酸化脂肪。肥胖症是因脂肪攝入過多而在皮下積蓄所致,茶水表現出良好的減肥功效。茶葉富含咖啡堿、茶堿、可可堿、黃嘌呤等物質,是一種典型的堿性飲料。飲茶後,茶水能在體內迅速吸收和氧化,產生濃度較高的堿性代謝產物,從而及時中和因過食酸性食品而產生的血中酸性代謝廢物(乳酸、尿素等),維持血液的酸堿平衡,使體內組織和體液保持在正常的弱堿性狀態,以利於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脂肪肝患者可適當多吃水果和蔬菜,盡量少吃含動物脂肪高的膽固醇食物,如蛋黃、奶油、動物內髒(特別是腦、肝、腸等)以及水產品中的甲魚、烏賊、魷魚、蝦和蟹黃、蜆子、蚶肉等。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要禁酒和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這可使大部分脂肪肝在1~6周內消退,但也有需4個月或更長時間才消退者。飲食應給高熱量、高蛋白,並補充少量維生素。如總熱量足夠而蛋白質攝入不足,可促使繼續形成脂肪肝。飲食中減少單糖和多價不飽和脂肪酸,但要有必需脂肪酸,脂肪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5%~20%為宜。治療量維生素可糾正臨床及實驗室異常,但對肝內脂量並無影響。

肥胖相關性脂肪肝要減重,這可改善肥胖伴同的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並使脂肪肝消退。飲食療法和鍛煉是減重的基礎。高糖、高蛋白、高脂肪會使體重增加、血脂增高而發生脂肪肝。所以,每日攝入脂肪不宜超過30克,少吃高糖類食物,如巧克力、奶糖、餅幹糕點、麵粉製品等。每日飯量(或麵食)控製在250克左右。

8.脂肪肝患者為什麼要節製飲酒?

一些研究者認為安全飲酒的界限為每周不超過3瓶啤酒,並給肝一個休息日。但這種所謂安全飲酒也有不少弊病:①飲酒有個體差異性,對某些人來說飲酒量並沒有減少。②少量飲酒者隨著飲酒量的增加危險性也在增加。③女性即使較少量的飲酒,也可能會產生各種損害,妊娠時危險性更大。④飲酒的影響不僅是飲酒量,還有很多因素,如體重、個人體質、酒精擴散速度、飲酒類型、有無進食、酒的種類等,因而事情不是那麼簡單。所以許多學者提出最好不使用安全飲酒量這一名詞,即盡可能不要飲酒。

由嗜酒而引起的脂肪肝,在西方發達國家最為常見,近年來我國有增加的趨勢。研究發現,造成酒精性肝病的時間約10年。開始肝硬化的時間是15年,進行性肝硬化則需20年以上。一人平均每天飲入180克酒精,在25年後可誘發肝硬化。酒精進入人體後,在肝髒內經過一係列的生化過程,最終轉化為甘油三酯。長期大量飲酒必然會有大量甘油三酯堆積在肝髒之中,逐漸形成脂肪肝。顯而易見,本症最根本的治療方法就是戒酒。戒酒會使酒精性脂肪肝停止向前發展,並有可能恢複正常。若繼續飲酒,則脂肪肝有可能轉化為肝硬化,甚至發展成肝癌。大量飲酒會影響肝髒的代謝及解毒功能。飲酒者喝下25克白酒,含有40%~60%的酒精,足夠使肝髒忙碌2個小時來進行解毒處理。肝髒努力地對酒精進行分解,一旦分解不及或工作疲勞就會引起肝細胞損害。當肝細胞中形成各種大小脂肪球時,細胞就會膨脹起來,肝細胞的生理功能便大大減退。酒裏的主要成分酒精,對肝髒有直接的損害作用。例如大量飲酒後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飲酒後迅速出現肝功能衰竭,都是常見的現象。酒精可促進肝內脂肪的生成和蓄積。長期過量飲酒的人常常發生脂肪肝,對於原有肝病患者更容易發生。所以,脂肪肝等比較重的肝病患者是要禁酒的,也不能喝含有酒精的啤酒。喝啤酒的人常常狂喝暴飲,酒精的攝入總量也很可觀。酒精對人體內髒的危害以肝髒最嚴重,主要是破壞肝細胞的新陳代謝,減少肝糖原的合成,使肝內脂肪聚集,隨之出現肝脂肪變性,形成脂肪肝和肝細胞發生慢性酒精中毒,細胞炎性變化,最後並發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