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可持續的快樂(3)(2 / 3)

是的,你會說,血液汙染是醫療事故,而醫療事故應該是可以避免的。我正要說到這一點:醫療事故恰恰是我們今天無法防備的又一危險。報紙上披露的許多惡性醫療事故隻是冰山一角,往往是因為相關的法律糾紛才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作為病人,我們既然十分熟悉在醫院裏遭到冷漠對待和粗心處置的滋味,那麼,我們對醫療事故頻繁怎麼會感到奇怪呢?這種冷漠和粗心落在普通病症上未必有明顯後果,落在重病急病上往往就意味著死亡。當然,誰是被重大事故選中的倒黴蛋,這也許是偶然的,但是,如果事故相當多,成為倒黴蛋的機會就相當大。

對於現代人來說,交通事故更是習以為常的了。翻閱一下報紙,幾乎無日沒有關於惡性交通事故的報道,這真正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不再使我們震驚。有一個材料說,車禍已經成為今日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殺傷力遠超過一切最可怕的疾病。還有一個材料說,中國每年死於車禍的人數已居世界首位。現在上街,無論你是開車的、騎車的或走路的,都不可心存僥幸。在擁擠的車流中,不知何處藏著一個莽撞的二把刀,會駕車撞斷高速公路上的隔離欄,然後把行駛在另一側的你的車撞翻,或者滑入非機動車道,把正在騎車的你的腿壓斷。我說的可不是我的想象,受害者就在我的耳目所及的範圍內。至於空難,就更不是乘客所能防備的了。你不妨選乘最先進的飛機,可是,先進如協和不是也在戴高樂機場上空爆炸了嗎?

那麼,躲在屋子裏不出門吧。然而,從報上讀到,在最近不長的時間裏,有小學校的樓梯崩塌,有網吧和娛樂場所失火,皆造成重大傷亡,這些災難都發生在建築物裏麵。在自己家裏就安全嗎?你自己可以萬分小心,但你無法保證你的鄰人也都小心,而隻要有一人不慎,釀成火災,不被殃及就隻能靠運氣了。

自從“9·11”以後,恐怖主義成了對於世界和平和人類生命的主要威脅。恐怖主義的本質不是某種極端的政治、宗教或民族立場,而是不管從何種立場出發,把殘殺無辜平民作為向敵對者申述其立場的手段。采用這種手段的當然是敵對雙方中處於劣勢的一方,但我們決不能因此而給予任何同情,而必須毫不含糊地宣布一切此種行為皆是非正義的,反人類的。問題的嚴重性在於,比起和真正的敵人戰鬥來,殺害平民過於容易,因此這種卑鄙的做法很容易被仿效。恐怖主義一旦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得逞,它就不會有國界,必然蔓延開來。所以,無人對它可以袖手旁觀,甚至幸災樂禍,否則,遲早有一天,我們也不得不把恐怖主義列入日常生活中的危險之清單。

除了以上列舉的以外,還有社會犯罪猖獗帶來的危險,還有各種慢性的、從長遠看也是致命的危險,例如生態破壞、環境汙染、食品偽劣等等。啊,真是舉不勝舉,防不勝防。

我發現,所有這些危險,隻有極少數是天災,絕大多數是人禍。不過,對於個人來說,天災和人禍並無區別,不可抗拒的人禍也具有天災的性質,一旦落在頭上,唯有聽天由命。照此看來,人生在世豈不步步陷阱,天天擔驚受怕了?才不呢。老實說吧,若不是因為要做這一篇命題作文,我才不去想這麼些危險呢。即使想到它們,我也不是在替自己擔憂,而是在對人類狀況和我們的社會狀況進行反省。這倒不是因為我崇高,而是因為我不至於那麼傻。耶穌有言:“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據我看,一個人為自己完全不能支配的、將來某個不確定的時候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危險擔憂,他就的確是一個傻瓜。按照叔本華的描繪,人生的海洋布滿暗礁和旋渦,我們即使小心翼翼地躲開了它們,最後的結果仍是不可挽救的船沉。好吧,就算如此,既然結局已定,我們就不必太在意途中是否觸礁了,因此也就可以愉快地享受每一個未嚐觸礁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