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自序·訪談·雜記(1)(3 / 3)

如果我是一個讀者,我會認為,知道一個叫周國平的人自幼及長經曆了一些什麼事,這沒有絲毫意義。如果這本書中的確有一些對於讀者有價值的東西,那肯定不是這個周國平的任何具體經曆,而應該是他對於自己經曆的態度。這種態度是任何一個讀者都可以采取的,便是既誠實地麵對自己的經曆,不自欺也不回避,又盡量地跳出來,把自己當作標本認識人性,把經曆轉變成精神的財富。由於本書主人公親曆了中國社會近幾十年的變遷,書中對於思想專製、文革、解凍等時代實景的描述和反思大約也會引起有心人的興趣。

在本書簡體字本問世僅五個月後,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了這個繁體字本。我想特別說一說的是,我對本書走向香港讀者的方式感到滿意。因為第一,這是一個按照原稿印行的全本,把簡體字本中被刪改的地方都複原了。第二,它是安靜地走向讀者的,沒有媒體的渲染,因而能在更真實的氛圍中與它所期待的讀者相遇。

2004年11月

珍惜親情,承擔苦難

——《妞妞》台灣版序

本書在中國大陸初版至今,已是第十個年頭了。估計總有百十萬人讀過它了吧,學界外許多人知道我,多半是因為這本書。不過,我要承認,我自己從不去翻開它。對於我來說,它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座墳,一段不堪回首的傷心歲月。時光流逝,把我帶向前方,但它始終在那裏。

現在,張老師文化公司要在台灣出版這本書,讓我對台灣的讀者說幾句話。我說什麼好呢?在大陸,常有讀者見了我說,為這本書流了許多眼淚。這使我感到不安。在這個世界上,每人都有自己的傷心事,不該再為一個陌生人流淚。所以,我想對你們說,書中講述的悲情故事發生在十多年前,在那以後,我自己的生活場景有了很大變化,我真的不希望你們太投入到我昨天的故事中去,這是不公平的。如果說這本書在今天仍有一些價值,肯定不在其中講述的我的特殊經曆,而應該在我由這個經曆產生的體驗和思考,那也許會有一點兒普遍意義。作為一個研習哲學的人,上天把一個特別的災難降於我,大約就是要我體悟人生的某些基本真理,並且說給更多的人聽吧。

本書的主題可以歸納為親情和苦難。在妞妞這個曇花一現的小生命身上,我的親情和我的苦難交織在了一起,也許這就是我的經曆的特殊之處。苦難使我對親情有了刻骨銘心的感受,親情又使我對苦難有了追根究底的思考,我的話因此可能有值得一聽的地方。但是,親情和苦難本身毫不特殊,二者皆以不同方式屬於每一個人。我的體會是,人在世上不妨去追求種種幸福,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幸福就在你自己身邊,那就是平凡的親情。人在遭遇苦難時誠然可以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有一樣東西能夠使你真正承受苦難,那就是你自己的堅忍。在我看來,一個人懂得珍惜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親情,又勇於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苦難,乃是人生的兩項偉大成就。我謹以此與每一位讀者共勉。

2005年4月

精神浪漫年代的產兒

——《詩人哲學家》新印小序

本書初版於十八年前。十八年,差不多是整整一代人的時間。事實上,本書的作者們當年都還被稱為青年學者,今天已紛紛步入中年乃至老年。與生理年齡相比,時代場景的變化更為急劇。回想起上世紀80年代後期,真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那時候,國門開放不久,從前被堵在門外的現代西方思潮一股腦兒地湧了進來,人們懷著饑渴陶醉於各種新的或似乎新的思想、理論、觀念。在那個年代,籠罩著一種精神浪漫的氛圍,思潮即時尚,尼采、弗洛伊德、薩特皆是激動人心的名字。本書是那個年代的產兒,書名本身就散發著那種精神浪漫的氣息。“詩人哲學家”——千真萬確,在我們眼中,哲學是最有詩意的東西,我們在許多哲學家身上尋找詩人的影子和靈魂,而且果然找到了。曾幾何時,一切思潮都消退了,沉寂了。十八年後的今天,物質浪漫取代了精神浪漫,最有詩意的東西是財富,絕對輪不上哲學,時尚成了時代的唯一主角。對於今天的青年來說,那個年代已經成為一個遙遠的傳說。

那麼,現在為何又要來重印這本十八年前的老書呢?

我能想出的理由有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