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很多童生都交了卷子,幾乎沒有周學正能看上的,其中有個年輕人詩作的好,但策論卻作的稀裏糊塗。
周學正問道:“你這文字牛頭不對馬嘴,平時從不關心時政嗎?”
“回老師。”年輕人神色不屑,“漢唐重詩詞歌賦,學生也醉心於此。”
“混賬!”周學正變了臉,“現今聖上務實,誰和你談詩詞歌賦?像你做童生的人,正該關心時事文章,詩詞歌賦能管好治下麼?本官奉旨來此衡文,難道是來與你談詩詞的?像你這樣務名而不務實,把真正的學問都荒廢的,本官懶得與你交談。來人,把他趕了出去!”
雖然將年輕人逐出,周學正還是仔細又看了遍他的文章,覺得此人還堪造就,便說道:“給他一個最低的名次,讓他進學吧。”
這時候,沈侃拿著卷子走了過來。
周學正不認得他,也沒有看卷子上的名字籍貫,大概掃了一眼,不由得一驚,又認認真真的將整個文章看了一遍,沉吟半響,這才去看考生的姓名,恍然。
“你是沈侃?”
“是。”
“為何冊上沒有你的名字?”周學正翻了翻點名冊,覺得很奇怪。
沈侃說道:“在下年紀還小,學問不好,所以未曾考過。”
周學正心中歎息,沈家這一代人才也未免太多了吧?這樣的孩子竟然都不叫上考場。
揮手叫沈侃下去,左右官員就見他又看起了卷子,這一看,足足小半個時辰,忽然歎息道:“這樣的文字,我看了三遍竟也不能解,第五遍之後,才曉得這些詞與道理,真乃妙不可言。”
拿起筆來,在卷子上將這些聞所未聞的詞彙都加了圈圈,即刻大筆一揮,第一名!
…………
沈侃沒想到自己竟能考中第一名,發榜的時候猶自覺得不可思議,麵對眾人的羨慕嫉妒恨,鬆了口氣,心說總算不辱沈家的書香。
他的第一名委實實至名歸,原來今日來考試的讀書人太多,而大部分都是和沈侃一樣,沒有通過鄉試府試,抱著碰運氣的目的。
縣裏名額有限,府城也一樣,於是周學正遂出了七道題目,五個都是關於時政方麵的,一個四書五經,一個詩詞方麵,就為了難難這些考生。
果然,大多數的考生甚至都不能完篇,而沈侃不但七篇全部做完,且篇篇有理有據,且詞彙新穎,文章清晰明了,不像其他人之乎者也了一大頓,也沒有說個明白。
就算是矮個子中拔將軍,沈侃也應該得第一名。如果放在一群秀才中間,興許就未必了。
總之沈侃順利通過加試,可以進入縣學了,以他的名次和年紀上的優勢,也算是個編外秀才。也就是說,現在的沈侃已經有資格被人們稱呼一聲“相公”。
由此,他突然間在士林中聲名鵲起,繼沈氏一族四兄弟之後,沈家的又一位後起之秀。
倒是村裏人形容他,用上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典故。
麵對所有人的交口稱讚,沈侃卻變得更加低調了,他深知捧得越高,摔得越重的道理,現在還遠不是得意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必須加倍努力。
為此,他決定盡快去縣裏讀書,躲開這能讓他飄飄然的環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