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鳥瞰(2 / 2)

上海西南一帶是住宅區,與商業區分離,原有一種好處,那便是家庭生活和職業生活劃分清楚。舊式中國的衙門和商店,往往與住宅合在一起,弄到辦公的時候,可以聽聞妻妾兒女的喧聲;放工的時候,自然不樂於等在家裏。結果家庭快樂和辦事效率兩相牽累,實在是最不上算的事情。關於這一點,組織新家庭的應特別注意。雖則靜安寺路和法租界華麗的洋房,不是人人所能設備,但大小不拘,總要造成一個有家庭意味的家庭。那麼白天盡管疲勞,一回到家裏就身心安適。正如流行曲myblueheaven的幾句所謂:

室內圍爐談笑,

屋雖小,

十分舒暢。

好比花園不在大,

有花自然香。

四烏龜池畔

法租界之東南,是上海城的地址。這個區域,大概以城隍廟為中心。在五國勢力共管的上海中,南市是純粹中國所有地。市政警政都由上海特別市政府辦理。而且居民習尚,頗能保存本色古風,所以外國遊客到上海必到那裏觀光,尤其必到城隍廟,看許多善男信女燒香問卜,或上廟旁的茶館參加啜茗。——餘生也晚,反正以前還是四五歲的小孩,對於前清的景象不大了了,可是看城隍廟現在情形,使我幻想,此間二三十年來,無大變遷,除了男子頭上沒有辮之外,其他景象,也許依然如故。

城隍廟裏有一度九曲橋,橋下一個泥池,裏麵養著千百烏龜,據說它們居留的年代,和池畔許多家族居留年代一般,非常長遠。這話說來不大好聽,似乎有點侮辱嫌疑,可是不客氣的說一句,看城隍廟左近沒有新氣象,就知道大部分居民守舊,但凡守舊而進步遲慢的人,就像烏龜;雖然住在那裏的不是人人如此,並且據我所知其中還有幾個很有新思想的學者,但鳥瞰而看,這一區的狀態比上海其他區域,至少落後二十年。南京路許多店麵燃著新發明的neonlight,城隍廟仍舊掛起紅燈籠;新書新報在中區北區暢售,而城隍廟左近一列書攤,都是賣舊書——賣那隻可當作古董珍藏而與切實人生無大關係的舊書。

再放寬點眼光,所謂中國古風,和世界趨勢比起來,有如龜兔競走(非古典的)。我們蠕行,別人飛躍:飛躍者愈跑愈快,蠕行者反有睡意。別處飛機也嫌慢,九曲橋上的先生,卻還拱手彎肩而閑步,當國際科學大會演講討論,勞動政治會議場中正在雄辯的時候,城隍廟旁茶館上的大國民,泡了一壺菊花龍井,嗑著瓜子,一唱三歎的說道:“浮生若夢,世事如煙,吾輩遊戲人間耳!”

五“生之欣悅”之街

蘇州河之北,以郵政總局為起點,直通到虹口公園,這條大路名為北四川路,也就是我現在所稱為“生之欣悅”之街。

若問上海那條路最繁盛,當然首推南京路。然而北四川路仿佛“樓不在高,有人則靈”。單以都市生活為觀點,北四川路在上海應該首屈一指。這條路一帶,影戲院不下十間,跳舞場十餘所,食物館——尤其是廣東食物館——大小不計其數。

這條路豐富而不單調,不但什麼商店都有,就是禮拜堂也有五六處,數目為其他各路之冠。還有一個特點,幾間有名的中小學校開在此地,每天許多男女學生往來,把這條路點綴得分外生色,足以消除市井氣。

這條路是開心的。試舉小例,即如有一間賣涼茶的店子,出一張布告說:“百物騰貴,猶火之向上也;銅元跌落,如水之就下矣!涼茶加價,乃水漲而船高焉;諸君賜顧,豈因此而怪意哉!”又如一個下午,偶然看見石像店前一堆人圍攏,原來那擺滿**石像的玻璃窗貼了一張鹹詩布告:

“礬石製成死美人,過路諸君莫當真;若將**思淫欲,貽害終身千萬人!有心人謹白。”

諸如此類,總之這條路不是板著麵孔的。

入夜後,經過跳舞場外,也許能夠聽聞裏麵的樂聲,奏著最近流行的“broadwaymelody”——

大路行人勿皺眉頭,來到此地無憂愁。

長歎短歎太不時髦,這條路一向笑容好。

百萬盞燈火閃閃照,百萬顆心兒勃勃跳。

上海的夜生活,北四川路占重要位置。我在上海居留,不覺四年了,辦事和寄寓的地方都在北四川路,對於都市生活,自然有相當了解。然而邦國多難之秋,生平恩仇未報,酣醉尚非其時,歡歌留有以待!孤燈之下,草完此文,想起此刻北四川路的夜生活中,許多青年正在表現他們無從發泄的生命力。我相信,本著生之欣悅的精神,我們都可以做時代的前進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