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依賴認知的智慧,我們就會被割裂在一個個孤獨的世界中,這也正是自戀幻覺的關鍵所在。我們沉浸在自己頭腦所想象的世界中,而且還希望將這個想象的世界強加給真實的世界,結果我們越是在乎一個關係,我們就越容易將自己的幻覺強加給對方,於是愛的渴望反而導致了傷害。
那麼,怎樣才能跳出自戀幻覺呢?或者說,怎樣才能與別人建立真正的鏈接感呢?
一個很簡單的答案是,先與自己的身體取得鏈接。即,先去發展自己的身體智慧,試著用身體去聆聽別人發出的信息。認知的鏈接常是幻想中的鏈接,而身體的鏈接則是真實的鏈接。
與身體的鏈接並不難,它一直存在著,我們隻需給予它足夠的注意,它就會逐漸發展起來。
首先是身體的智慧。它一直在運作,最多隻是和意識分離而已,健康和快樂都跟身體有關。
我們的生命之旅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活在花園中,和美好的環境幸福地融為一體,這是生命最初的2~3年;第二階段,被放逐在沙漠裏,體製的教育會發生在你身上,你被教育要用頭腦思考,你的頭腦和身體開始分離。每個人的一生都一定會經曆被放逐。但這不完全是壞事,因為人在放逐中會學到很多生存技巧;第三階段,越發感受到要回到花園的使命感,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一直在召喚你。
在催眠中,我們帶個案回到花園,第一個家在自己的身體裏。你的第一個家在你身體環繞的能量裏。每當你真的想要回家,你的身體值得信任,你可以聆聽,可以和它做朋友,這是第一種智慧的意思。
其次是認知的智慧,也即自我。這種智慧中,“我”和其他事物是分開的、獨立的,這是人類一切問題的來源。我們須找到第一種智慧和第二種智慧的鏈接,如果認知的智慧能和身體的智慧相通,就是和諧的,這一定是非常令人稱羨的。如果切斷了,認知的智慧就會左右我們,而身體的智慧就被忽略了,幾乎所有人都發生過這種事情。
最後是場域的智慧。這是在你之外的智慧,你與其他事物的關係中所圍繞著的智慧,不論你怎麼想,永遠有一個比你更偉大的存在。你的想象是無限的,但這個偉大的存在更無限。
試著去接納這三種智慧,達到三種智慧的統一。最初可以探討的是,怎樣和身體的智慧取得鏈接,如果沒有和身體取得鏈接,身體會痛,而頭腦則會一直在矛盾中思考。
一個人進入催眠後,就不在意你說什麼話。一個很棒的催眠是有一個很溫暖的場域,讓人覺得安全、有趣、自在,一切事情可以很自然地流動。
當我們與身體的智慧取得鏈接時,就會有這樣的結果。相應的,做催眠時最大的障礙是,催眠師太注重技巧,而沒有建立非語言的鏈接。
催眠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個案此刻完全自由,意識沒有受限,完全追隨他的潛意識。催眠師要常說:“你可以完全追隨你的潛意識。”同時,催眠師也在追隨自己的潛意識,並把自己的身體智慧和個案的身體智慧相鏈接,這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場域。
要和個案的心跳合拍,這就是催眠的節奏。
需要注意的是,催眠師在開口講話前,自己要先靜下來,先感受自己,與自己的身體取得鏈接,再感受個案的身體。
聆聽身體的聲音一點都不難
在催眠課上,有一個學員來自法國,精通法語、英語、希伯來語和漢語,吉利根老師讓他用一種大家都聽不懂的語言抱怨5分鍾,他選了法語。
他抱怨時,我的胸部感應到了奇特的波動,一直在一鬆一緊地動。而他抱怨結束後,吉利根老師對這個法國學員說,自己的胸部很難受,而這個法國學員則說,他也感受到了自己胸部的難受。
然後,吉利根老師讓他做一個練習:帶著對胸部這種難受的覺知,繼續抱怨5分鍾。
結果,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個法國學員嚐試了一會兒後說,他發不出抱怨了。
對此,吉利根解釋說,抱怨是針對別人的,我們之所以向別人發出負麵的信息,其實是在逃避自己內在的痛苦,而內在的痛苦總是會先表現為身體上的不舒服,假若我們覺知到了身體的這種不舒服,我們就與自己的內在建立了一定程度的鏈接,那時我們就不必再向外尋求鏈接了。
從蓮花山回來後,我在谘詢中開始使用這一方法,結果發現,身體的鏈接是非常容易建立的。
譬如,在一次谘詢中,當聽來訪者講一段話時,我發現我的脖子和肩部繃得很緊,於是我說:“我的脖子和肩部很緊,你的脖子和肩部有什麼感覺?”
同樣,她的脖子和肩部也很緊。
又如,在另一次谘詢中,有那麼一會兒,我覺察我的兩個前臂很熱,於是我說:“我的兩個前臂很熱。”
來訪者有點詫異地問我:“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嗎?”
“不知道,”我回答說,“你的身體有什麼感覺?”
她回答說:“我的全身都很熱。”
還有一次谘詢中,我照搬了吉利根老師的辦法,先讓來訪者抱怨,再覺察身體的不舒服,然後讓她帶著對這種不舒服的覺察繼續去抱怨。結果,她的抱怨發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