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回歸你的身體感覺(4)(1 / 3)

帶著覺知去行動,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最近一段時間中,最觸動我的故事,來自於我的一個來訪者M。

M的問題是,她太拘泥於依賴別人。差不多在任何場合,她都想扮演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形象,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別人接納她、親近她。然而,這種方式隻對小部分人有效,而在多數時候,她過於依賴的樣子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甚至攻擊,這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M非常渴望能改變她的依賴,但同時,和所有喜歡依賴的人一樣,她對於部分放棄依賴並走向獨立充滿恐懼,擔心自己一旦不依賴了就更沒有人喜歡她、接納她了。

可以說,M是我的來訪者中問題比較嚴重的,前兩三次的谘詢中,她強烈的抑鬱情緒甚至會把我催眠,讓我控製不住地暈睡過去幾秒鍾。但是,當她在谘詢室中學會“帶著對不舒服的身體反應和負麵情緒的覺知去麵對問題”,並將這一辦法應用到生活中以後,她立即發生了一些很好的轉變。

一次,她去給公司的新員工培訓。新員工早她半個小時到了課室,等她到了以後,他們問她,你不是說今天提前半個小時開課的嗎?

這時,她才記起自己是這樣說過,但她完全忘記了這一點,所以還是按照舊的時間安排趕到了。

那一刻,她慌了,本能性地想反問:“我說過嗎?我沒有說過吧?”

這是她做錯事而被別人質疑時的通常反應,同時她還會表現得很茫然,好像根本不知情,甚至有點兒無辜,總之是用一個依賴的形象來換取別人的諒解。

但這次,她立即想起了“覺知”,於是她立即靜下來,試著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和身體反應,接著,她將注意力保持到腳底,體會那種雙腳踩在大地上的踏實的感覺,找到了這種感覺後,有一種力量從心中升起,這種力量讓她第一次嚐試簡單而真誠地道歉。結果,當她做出了簡單而真誠的道歉後,所有新員工都立即表達了對她的諒解。此前,她從未獲得過這種諒解,每當她像一個無助的小女孩一樣去祈求諒解時,都會有人表達對她的鄙夷。

簡單而真誠地道歉,是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對她而言,這就是一個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她以前從未嚐試過這種辦法,但一旦開始並嚐試了它的力量後,她終於真正體會到,原來真的是有其他更好的辦法的,她不必再像以往那樣。

現在,她在很多時候都應用了“帶著對問題的覺知去行動”這個技巧,學會了很多全然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在口頭表達中,她發現,帶著對自己內在的覺知去說話,原來是那麼好的表達方式。對此,她在日記中寫道:

我把我真實的感受慢慢說出來,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出來,不用害怕自己的表達,不用在意別人願不願意聽。我發現,原來我會有很多的話想說,我也可以很善於聊天吹牛,以前我總以為我說的話是很沒有意思的,沒有人願意聽我說話。

我學習信任我的感覺,把它真實地表達出來,我相信我的表達真誠而細膩。現在,我已經在信任我的感覺的旅途中了。今天,我看到我真誠的話真的吸引了很多人聽,我看到他們用一種充滿欣賞和友愛的眼神在聽我說,好像我的講話是最有趣的、最引人入勝的。這種感覺很好!

或許,對於一個自信而獨立的人而言,M描寫的這些細節實在不算什麼。但在我看來,對於過於依賴的M而言,這些細致入微的體會是難能可貴的,它們就是M走向一個全新的自己的基石。

在自我成長的路上,很多人期待著一些神奇的體會,期待著讓改變從神奇開始,但在我的經驗中,我發現,改變經常是從細節開始的。當一些不同於以前的細節發生後,當我們有了一些新的細小的體會後,如若我們信任它,充分吸納它帶給我們的收獲,並將這一收獲擴展到生命中的其他領域,好的改變就會發生並逐漸鞏固下來。

M已經體會到這一變化,盡管在一些較大的挑戰時刻,她會很難容納較強烈的、不舒服的身體反應和負麵情緒,但一個又一個細小的改變讓她充分品嚐到了“帶著對問題的覺知去行動”這一方法的好處,並在一天的日記中總結道:

今天一直保持著一種覺知,這好像給了自己一個保護空間似的。盡管我話不多,也沒有非常熱情的樣子,但是感覺我在自己的空間裏,沒有了以前那種受冷落、孤立無助、壓抑的感覺了。在我想說話的時候我就說,別人說話時我就聽,如果覺得有點慌就停下來進入我自己的空間裏麵,這就沒了以前那種很想急著插話題、害怕被丟在一邊的慌張感覺。

這是一段精彩絕倫的描繪,M發現了“覺知”的重要效果--“好像給了自己一個保護空間似的”。

覺知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

對於覺知的保護作用,埃克哈特·托利稱,覺知不僅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也可以加強我們的精神力量,他寫道:

你對身體投入越多的覺知,你的免疫係統就會變得越強,好像每個細胞都被激活並歡躍一樣。你的身體喜歡你的注意力,它同樣也是一個很強的自我治療體係。當你不進駐你的身體裏時,大部分疾病就會乘虛而入。如果主人長期不在,各種角色將會入住。當你進駐你的身體時,一些不受歡迎的“客人”就會很難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