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讓你的身心重歸流動(1)(1 / 3)

23.聆聽你內在的聲音

每個人的第一個家都在身體裏,每當你真的需要回家,你的身體值得信任,你便可以聆聽,可以和它做朋友。

--美國著名催眠治療師史蒂芬·吉利根

一天,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有厭煩感產生。我突然好奇,這種厭煩感到底產生自身體的哪一部分呢?

略一感受,我發現,這種感受差不多完全產生在頭部,最多向下可以抵達嗓子的部分。

後來多次做這樣的嚐試,我發現,至少對我而言,厭煩、討厭與鄙夷等一些情緒,都是這樣子的,其能量基本上是集中在頭部。

如此說來,我們說“心中有了厭煩”就是不對的了,實際上,這是“頭上有了厭煩”。而且,厭煩、討厭與鄙夷這一類的感受之所以會產生,總是和頭腦中先存在的一些評價有關,如果沒有這些評價,這類對別人的抵觸情緒也就不會發生了。

不過,假若你對自己說,放下這些評價,甚至說,這些評價,從我的頭腦裏滾出去,那麼相反的事情就會發生。這些評價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變得似乎更加牢固,並且,因為“從我的頭腦裏滾出去”這句話也是在頭腦中發出的,結果是,你的頭腦中同時有了一對非常矛盾的聲音,這時,你就會頭痛。

怎麼做可以令這些抵觸別人的情緒消失呢?

我發現,隻需將注意力從頭部向下移動,譬如移到心口,那些厭煩、討厭與鄙夷就會消失。

尤其是當我將注意力移到肚子甚至小腹部時,那時我會獲得一份寧靜,似乎剛才那些糟糕的情緒從來沒有發生似的。

頭腦裏的聲音常來自別人

跟史蒂芬·吉利根學催眠時,他經常教我們問被催眠者:“你的這份感受發自身體哪個部位?”

原來,我隻是在學習催眠時這樣詢問別人,但有了剛才寫的那些發現後,我開始在谘詢和生活中這樣問自己和別人。

前些天,我朋友的一個讀高三的女孩給我打電話說,她原來成績總是全班前5名,但前不久一次考試跌到了30多名,從此以後她很容易在上課時走神,這時她會努力將自己從走神中拉回來,但越是這樣做,走神越厲害,她該怎麼辦?

我聽她講完問題後,問她,你覺得剛才那些話是從你身體哪個部位發出來的?或者說,你講剛才那些話時,你的注意力在什麼部位?

她想了一會兒後說,全是腦子裏,好像腦子裏有兩個聲音,一個聲音說“不要走神”,但另一個聲音卻將自己拉向走神,這兩個聲音不斷地打架,這令她的腦子有些亂。

她講完這番話後,我建議她坐端正一些,雙腳踏在地上,並讓她將注意力放到雙腳上來,感受雙腳的每一部位。

做這個小練習約花了兩分鍾時間,然後我問她感覺如何,她說,很舒服。

這是一個很小但很重要的體會,通過這樣的體會,我們會發現,當感覺到混亂時,常常就是腦子裏聲音太多,而且它們還有矛盾。這時,如果我們希望通過想明白而理順這些聲音,那隻會加劇這個衝突,令自己感覺更混亂。相反,假若我們將注意力從頭部拿走,而轉移到身體上來,那麼這種混亂很容易平息。

我的文章常常寫:尊重你自己的感覺,聆聽你內在的聲音。這種說法會讓一些朋友感覺到混亂,他們會問,我經常會發現,我同時有幾種感覺,我同時有幾種聲音,而且它們還是矛盾的,我怎麼知道哪一個是我的?

對此,史蒂芬·吉利根說,頭腦裏的聲音,常常不是自己的,它們更可能是來自父母、老師和其他人的聲音。

美國一個企業家,每當他想找出一個答案或做出一個決定時,他不是在辦公室裏苦苦思索,而是會出去跑步,答案經常會在他跑步途中蹦出來。

我自己也發現,靈感都是蹦出來的,而不是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或者說,靈感很像是從肚子裏跳到腦海中的,至少那一刻的能量中心不是在頭部。

嬰兒最初是用肚子與媽媽鏈接的

最近一個月,我常常問自己,剛才那個感覺、那個聲音是從身體哪個部位發出來的呢?結果發現一個規律:

討厭、厭煩與鄙視等包含著對別人強烈評判的感受是從頭部發出的。

同情、包容、愛、悲傷等種種渴望愛又擔心失去愛的情感是從胸部發出的,集中部位是心口。

力量,寧靜,與某一事物、某一人乃至整個世界的合為一體感產生時,注意力是集中在小腹部的。

曾花多年時間專門觀察嬰幼兒的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發現,嬰兒最早是用腹部與媽媽鏈接的--就好像他還在媽媽肚子裏時他們通過一條臍帶相連一樣,後來才轉成了其他方式。對此,敏感的媽媽都知道,幾個月的孩子會挺肚子,而那好像是孩子在召喚媽媽,抱抱我,親親我,這就是他們在用肚子尋找與媽媽的鏈接感。

有心理學家還通過錄像研究發現,在這個時候,假若媽媽完全接受不到孩子發出的這一信號,而對孩子置之不理,那麼,就算她們在其他時候對孩子有較好的照料,孩子還是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他們會越來越不願意與媽媽親近,最後甚至會陷入一種徹底不與媽媽溝通的狀態。因而,有心理學家認為,自閉症可能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