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讓你的身心重歸流動(3)(2 / 3)

有時,這三部曲會簡化成兩部曲--我希望你做B,否則會有C。當一個人大權在握,而且又有極強的控製欲望時,這兩部曲會出現。但在大多數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中,更常見的是三部曲。

為什麼我們會有那種矛盾呢?按照對方的要求做事就會難受,而拒絕對方又會內疚或擔心對方不高興。

因為,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意誌行動,所以當強迫自己按照別人的要求做事時就會感到難受。但是,因為對方發出了C的威脅性信息,我們也會接受到這一信息,盡管對方意識上未必發出,我們意識上也未必意識到這個信息,但我們的潛意識會捕捉到,而我們的身體會有反應。

有意思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個核心的三部曲,這個三部曲在自己最在乎的親密關係中會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有多個朋友和來訪者的三部曲是“可憐”,具體說來就是“我好可憐,你不關心我,我要疏遠你(或我會讓你後悔,或你不是好人,等等)”。

一開始,這個三部曲很容易奏效,尤其是女性。因為,當女性顯得楚楚可憐時,男性會覺得對方很需要自己,所以很容易建立關係。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男方會越來越不願意繼續可憐她,而她也會覺得男方越來越忽視自己,於是這個關係就越來越脆弱了。

從男方的角度看,他漸漸發現,自己的行動好像被限製了,自己隻能用一種方式對待她,假若換成其他方式,她就會不高興。為了讓她高興,他願意做很多努力,但他越來越覺得沒有自由,最後他會感到很厭煩,一看到她的可憐樣就會忍不住有怒火產生。

從女方的角度看,她對自己的邏輯很執著,這種執著不僅是思維上的,更主要是感受上的。她的確覺得,隻有當自己被嗬護被照顧被安慰的時候,才能感受到男方是愛自己的,而換成其他方式,她似乎都沒有什麼感受。

結果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男性越是覺得厭煩,越是覺得想逃離,女性就越是擔心失去這個關係,這時她就會對“我很可憐”的遊戲更為執著。於是,她會自覺不自覺地將“我很可憐”的遊戲推向極致,如生病,甚至發生一些災難,好讓對方可憐自己。但這時,男方常常已是厭煩到極點。這個關係隨時就可能會斷裂。

這的確是一個兩難境地。作為男性,他會發現,如果他繼續可憐她,自己會難受,如果不可憐她,她會不高興,會生病甚至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災難,尤其令他擔心的是,她好像會離自己而去。

這樣一來,他就很難不玩這個遊戲,因為一旦他決定不再配合,往往就是關係結束之時。

不過,很多時候,“我很可憐”的女性未必給男性這個機會,她們會不斷製造“我很可憐”的處境,而隻要男性有幾次忽視了她,她就會主動結束這個關係,而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不讓對方的敵意刺中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三部曲,譬如有人的三部曲是“我很優秀,你不能指責我,否則我會離開你”,有人的三部曲是“我很性感,你要為我激動,否則你就不是真男人”,有人的三部曲是“我很強大,你得服從我,否則你會很慘”,等等。

如果你遇上一個“我很強大”的男人,或遇上一個“我很可憐”的女子,你該怎麼辦呢?到底是應該尊重自己的難受而拒絕他們,還是為了維持這個關係,或保護自己的安全,而順應他們呢?

聽上去,我們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拒絕他們,要麼順應他們。並且,如果仔細地去體會的話,我們會發現,當拒絕時,會有憤怒產生,而順應時,會有壓抑感。

這種憤怒,這種壓抑,其實都是敵意。

所以才會有科胡特的解決辦法--“不含敵意的堅決”。這個術語,我自己的理解是,拒絕別人的投射時,你很堅決,但同時,你又沒有一點敵意。

敵意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對方投射的威脅性信息C刺中了自己,而不產生敵意,是因為這個C沒有刺中自己,自己沒有對它產生任何反應。

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例如,假若一個人沒有道理地用槍指著你的頭,威嚇你跪下來,你要麼會產生恐懼,要麼會產生憤怒,要麼這兩者同時存在。總之,他的威脅性信息會激起你很大的情緒反應。設想,他的威脅是10分,那麼你的情緒反應也常常是10分,不管是恐懼還是憤怒。恐懼意味著你徹底被投射了,而憤怒意味著你把他的投射徹底反彈了回去。

也就是說,他投射來的10分的敵意,也激發了你的10分的敵意。

但有沒有可能,你沒有敵意產生呢?

被人用槍指著頭,這種挑戰太激烈了一些。換一些簡單的情景,設想你遇到一條哈巴狗,它在向你狂吠。狂吠,自然是一種敵意。那麼,你可以不對這種敵意產生敵意嗎?

很多人難以做到,我經常見到,有人對向自己叫的小狗產生強烈的憤怒。但也有很多人可以做到,他們會對狂吠的小狗微微一笑,他們知道,這條小狗根本威脅不到自己,是它自己在瞎緊張而已。

那麼,情景更進一步惡化呢?現在是一條猛犬在對你發出低沉的吼聲,你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