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讓你的身心重歸流動(4)(1 / 3)

但王陽明卻沒有認同這種敵意,而是化解了這種刁難。對於這支京軍,他不僅不計較,反而善待他們,病了給藥,死了給棺材,也從來不歧視他們,本地人吃什麼,就給他們吃什麼。最後,王陽明化解了他們的敵意,這支京軍拒絕繼續受張忠的支使。他們心中對王陽明再也沒有敵意。就像一條猛犬,主人支使它去咬人,但被攻擊的對象卻渾然沒有一點敵意,結果這條猛犬也沒了敵意,沒有了敵意,攻擊性行為也就無從發起了。

更具體地解釋,這是一個雙重的過程。首先,對於別人的自戀幻覺遊戲,我不中招,無論我順應其意誌做了B,還是我拒絕其意誌不做B,我都沒有被其威脅性的信息C擊中。

同時,我並沒有玩自戀幻覺的遊戲。我做了A,也希望你做B,但我沒有威脅性的信息發出。

這雙重的過程一旦發生,敵意就無法湧動,敵對行為就無法升起了。

我在一個論壇看到了對“不含敵意的堅決”的討論,有些人會認為,這是神才能做到的事情,我們很難做到。但在我看來,這是可以做到的,關鍵就是去覺察,同時也可以在一些事情中去練習。

別人向你投射敵意之所以會成功,根本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你心中埋藏著很多敵意。如果你心中徹底沒有了敵意,那麼敵意的投射就會徹底無效。

所以關鍵就是要化解自己心中已有的敵意。對於這一點,我的理解是,我們之所以會埋藏著很多敵意,關鍵不是人性惡,而是人性被壓抑得太厲害了。

具體就是,我們將一些行為或情緒視為可以接受、可以表達的,而將另一些行為或情緒視為不可以接受、不可以表達的。於是,我們心中就淤積了太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會藏在潛意識中。結果,一旦有些信息刺中了藏在潛意識中的這些東西,它們就會被激活,於是我們就會失控,而表現出自己無法控製的敵意來。所謂失控,就是潛意識暫時控製了自己。

心理學家會說,每一個被嚴重壓製的情緒都是一個情結,而每一個情結都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盲點。這個盲點一被觸動,我們就會失控。但假若這些盲點得到了覺察,也就自然化解了,那時別人再去觸碰這個地方,就不會激發自己嚴重的情緒。久而久之,最終就會達到王陽明所說的“此心不動”。

人欲即天理,如果人欲可以不受壓製地自然流動,人心就會自然抵達天理的境地,人欲與天理,這兩個看起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詞語,其實是一回事。

一個近百歲的心理學家過生日時,他的學生們問他,你做了這麼多努力,你現在是不是已經沒有情結了。他回答說,哦,不是,隻是我對自己的情結有了更好地了解,所以不再輕易被它們所左右了。

這也是我自己的心得,無論是在我自己的成長路上,還是在心理治療中,我都會發現,一旦我們覺察到一個重要的心結,我們就會變得坦然了很多,寬容了很多。別人再在這個地方玩投射,就很難激起自己的敵意了,而自己在建立人際關係時,也就沒有什麼敵意了。

不含敵意的堅決,這真的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事情。

27.每天給心靈片刻寧靜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一天,在網上晃蕩時,無意中看到了蘋果電腦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在家裏的照片,很生活化,很簡單,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甚至更無欲無求一些。

這讓我想起喬布斯的辦公室。一個IT界的朋友告訴我,喬布斯在公司有一間特殊的辦公室,有兩百多平方米大小,裏麵幾乎什麼都沒有,更不用說什麼數碼味。

房間裏最重要的東西,是中間一個坐墊,喬布斯用來打坐的。喬布斯有禪修的習慣,已經很多年了。

在這間辦公室裏,喬布斯如何工作呢?

作為CEO,喬布斯的重要工作是決策,譬如決定產品的取舍。決策前,他會先閉目靜坐,然後讓下屬將相關產品的設計一並放到墊子的周圍,他來決定選擇哪個放棄哪個。

這樣做抉擇時,喬布斯用的是直覺。

不知你是否體驗過,假若你的心先抵達了一種空境,那麼隨即而來的直覺會非常清晰、敏銳而且有穿透力,是非常值得信賴的。

對於這種工作方式,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有最富有詩意的表達--“致虛極,守靜篤”。

這樣的境界,看起來或許與我們的生活太遠了。那麼,我講一些相反的事情吧。

最近有很多次,我在飯桌上,忽然間心安靜了下來,那一刹那我吃驚地看到,自己正在近乎無意識狀態地朝嘴裏狂塞東西,而實際上自己已經很飽。

就算是還沒有吃飽,那種朝嘴裏狂塞東西的狀態也令我心驚,因為那絕對可以用貪婪來形容,很像宮崎駿的動畫片《千與千尋》中小千的父母變成豬前吃食物的感覺。

有時,隱隱的,我覺得自己在那種狀態下像是一頭野獸,一邊低沉地咆哮著一邊撕咬著獵物。

不過,這種狀態,如果純粹解讀為食肉動物的本性,似乎還不夠準確,我感覺更重要的一點是,心感覺有點空,所以要拚命將這種空填補一下。

喬布斯、王陽明乃至老子在追求空境,而我則是想逃離這種空境。

有了這一覺察後,我發現,我在生活中有種種方式來填補這種空。

你能否品出清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