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隨行,不忘本心(2 / 2)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科學家,往往是很窮的。問題出在哪裏?

問題在於“體,用,術”。最基礎的科學,好比人類文明的大樹,根基都在這裏。這個方向一定要把準,絕對不能出錯。在基礎科學之上,“用”指的是應用科學。你精通了化學,這並不能幫你賺錢。化學要轉化成應用,研究出一種新型去屑洗發水、牙膏、洗衣液、奶粉配方之類的。在大科學家眼裏,這些應用科學自然是小兒科,不值一哂。可正是那些在企業裏混的人,其收入往往是科學家的兩三倍,若能做到高管,更是幸福滋潤。

為什麼?因為應用科學離消費者更近,離錢更近。從理論到產品,當中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段路之困難、之複雜,絕對不在基礎研究之下。就好比你知道了“萬物理論”,你也造不出粒子戰鬥機。當中還需要工程師幾十年的研究。

“體,用,術”,在“用”之外,還有一個術。術指的是完全末端的、不屬於理論體係的、分散的、短期的似是而非的知識,好比門口王婆賣的燒餅比較甜、去坐電車要穿過弄堂小路、地鐵交通卡可以互換以節省成本,等等。

房產投資的體、用、術

花了這麼大的力氣來做鋪墊,我們要說的是,作為一個合格的房產投資者,你需要怎樣的學識修養。

首先,你需要正確的基礎知識。房地產投資這一行,雖然對於自然科學、物理、數學知識要求不高,但對社會科學、政治、人文、財經的分析要求很高。人生基於“三觀”,“三觀”一定要正。

“體”,正確的信仰。首先你的政治經濟學要對,方向要對。正確的流派,目前看來是“奧地利經濟學派”,可是“體”無須深究。

“用”,指的是水庫論壇。我們知道了經濟學上的一些大知識,譬如M2增長、貨幣失常,可是如何讓它們變成商機,變成錢,甚至幫我們賺錢,這其中仍大有學問。點點滴滴,細說起來也是鴻篇巨製。一架飛機的說明書,隻怕比“空氣動力學”研作更厚。

“術”則是最外圍的。譬如說,你買房,每次需要談判下定金之前,不要空手,去銀行取幾萬元現金出來,最好是舊鈔,毛茸茸的看上去一大堆。舊鈔的厚度比新鈔厚,現鈔永遠比銀行轉賬或者支票更有衝擊力。俗話說,“衝動是魔鬼”,房東一衝動,你就成魔鬼了。用這個方式,房價至少可以多砍0.5萬元下來。

但是這樣的知識,對於係統性的理論研究有用嗎?對未來有指引嗎?沒用的。它是碎片化的、短暫的,散諸各方的點滴。或許過幾年現金都不用了。這樣的知識,點點滴滴散落在各方麵,無法用一根繩子將它們串起來。而它們對賺錢卻很有用,甚至一個小技巧就能賺得比大學教授一年的工資還要多。再舉個例子,但凡買房,上家總會問到一句:“你們是買來自住還是投資啊?”正確的回答,絕不是說實話或者一半一半,而是要毫不猶豫地堅決說“自住”。

因為如果你回答說是“投資”,凡是投資,必然要有回報,房價就要有漲幅。房東難免心裏會犯嘀咕,是不是我賣便宜了,以後交易容易產生糾紛。而你回答“自住”,甚至要說“房價是貴了一點,可是她(女朋友)不知道為什麼蒙了心,非得盯著這套買不可”,於是房東沾沾自喜,頓時覺得是賣了一個好價錢,以後的交易更配合,不容易產生糾紛。

“體”,大道理是根本,但它很少幫助我們賺錢。“術”,每一條都精靈古怪,但它們隻能碎片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