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勒尼學派反對抽象思辨,倡導實用。他們認為人可以把握靈魂的狀態,卻無法得知產生這些狀態的現象。他們認為自然沒有確實性,便放棄了對自然的研究。他們還提出,事物的本質原本沒有正義或卑劣的區別,本質的不同是約定俗成的結果。因此,他們推崇感覺和感受,宣揚善就是快樂。
阿裏斯提波,生於公元前435年,卒於公元前350年。居勒尼學派創始人,生於北非的昔蘭尼城。他常與蘇格拉底交往,對普羅塔哥拉的學說也很了解。在阿裏斯提波的理論中,最重要的是追尋快樂的思想。這個學派的快樂論,為晚期希臘伊壁鳩魯的幸福主義提供借鑒。
犬儒派是小蘇格拉底學派之一,是古希臘主張自然主義的哲學派別,又稱為昔尼克學派,學派名稱的來由有兩個:一是創始人安提斯泰尼(約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65年)在名為“快犬”的地方講學;二是這個派別的人生活方式粗野,被人們稱作“犬”。主要代表人物有安提斯泰尼、第歐根尼等。
最初,犬儒派的學說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後來葛多斯派把他們的學說發展成為一個哲學學科。犬儒派和居勒尼派一樣,目的都是確定什麼是意識、認識和行為需要遵守的原則。
犬儒派也把善作為普遍的目的。對於尋求善的方式,居勒尼派和犬儒派觀點不一。居勒尼派主張把個人意識和感覺作為意識的本質,犬儒派則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個別性作為意識的本質。犬儒派的觀點反映了當時一些貧苦民眾對希臘“文明”的不滿和厭倦,對社會現狀的抗議。他們認為,財產、音樂、數學等文明成果是德行的阻礙,隻有節製的德行才能稱為善,並主張拋棄文明生活方式。晚期的犬儒派,玩世不恭、恬不知恥的生活作風泛濫至極,引起了人們的厭惡。
在科學上,犬儒派無重要性可言,它隻是提出意識必須認識自己的個別性,不依賴事物和享樂,把自由看作是贅物的克製。
犬儒派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第歐根尼(約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23年)提出人應該按照自然而生活的禁欲主義原則,在古希臘晚期被斯多亞學派接受並發展。
斯巴達對希臘思想的影響
在歐洲哲學的發展史上,如果想要更好地解讀柏拉圖,就需要先了解斯巴達。公元前8世紀的某一時期,斯巴達人占領了梅新尼亞地區,使當地的大部分居民都淪陷在希洛特的處境中。
曆史上的斯巴達公民隻有戰爭這一職業,一出生就要接受打仗的訓練。首先要經過部族首領的檢查,淘汰掉病弱的孩子,隻留下健壯的孩子進行撫養和訓練。所有男孩在20歲之前,都要在一所大學校裏訓練。訓練是為了變得堅強,不怕痛苦,服從紀律。因此,在斯巴達人的眼裏,文化教育和科學教育都是毫無意義的,他們生活的目的就是全身心地培養國家戰士。
斯巴達婦女的地位也很特別,她們也要和男孩一樣接受體育鍛煉,更引人注目的是男孩和女孩在一起赤身裸體地鍛煉。女孩們要練習賽跑、角力、擲鐵餅、投標槍,為的是讓她們以後懷孕所生的孩子能夠從她們健壯的身體裏吸收更多營養,發育和成長得更加健壯。
通過曆史資料,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斯巴達約有25萬居民,可分為三類群體:一是斯巴達人,都是奴隸主,人口不足3萬。奴隸主是國家的統治階級,過著集團性的軍事生活,不參與任何生產勞動;二是庇裏阿西人,人口約有3萬,住在城市周圍,大多從事手工業和商業活動。他們是半自由民,享有人身自由,但是沒有公民權,無法參與政治活動,必須給斯巴達人納稅、服役;三是希洛人,他們本來是平原上的居民,被斯巴達征服後,大部分人成了奴隸,起初有20多萬人。後來斯巴達繼續征服其他地區,使其他部落的人也歸入到奴隸的群體中,希洛人的數量大大增加。
斯巴達的憲法很複雜。斯巴達有兩個王,分別是兩個不同家族世襲的。他們平時的權力受到限製,到了戰時,便由其中一個王來指揮軍隊。政府除了有兩位王、長老會議、公民大會之外,還包括五個從全體公民中選出來的監察官,這是斯巴達特有的。
曆史的發展向我們證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斯巴達人培養戰士的模式取得了成功,他們在陸地上所向披靡,一直保持著他們的霸權。直到公元前371年琉克特拉之戰,斯巴達人被底比斯人擊敗,才步入衰退階段。斯巴達衰落後,亞裏士多德對斯巴達的憲法進行了負麵評價,並譴責斯巴達人貪心吝嗇,原因是財產分配不平等。
斯巴達對希臘思想有兩大重要影響,一是現實影響,二是神話影響。現實影響是斯巴達人擊敗了雅典,神話影響則是對柏拉圖的政治學說,乃至後來無數學者的政治學說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柏拉圖:認識論、倫理學和理想國
柏拉圖,原名亞裏斯多克勒斯,生於公元前427年,卒於公元前347年。他既是古希臘哲學,也是西方哲學甚至是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出生於雅典,父母是名門望族的後代,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少時喜歡文學,寫過詩歌和悲劇,同時也對政治感興趣。約在20歲時,他與蘇格拉底交往後,便投入到哲學研究中。柏拉圖是蘇格拉底最著名的朋友和學生。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主要有三點:認識論、倫理學和理想國學說。
柏拉圖在哲學史上嚐試論述一些基本問題:什麼是知識、知識的來源、感覺與知識、理性與知識等。隻有他才真正稱得上是認識論的創始人。他的認識論主要包括理念論、回憶說、辯證法和靈魂轉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