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雅弗利與第一部政治禁書
馬基雅弗利,生於1469年,卒於1527年。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是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曆史學家。他的父親是律師,母親具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在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下,馬基雅弗利從小就閱讀了不少書籍,能夠獨立思考,形成了崇尚自由的精神品格。成年之後,他投入政治事業,曾經擔任佛羅倫薩共和國十人委員會的秘書長,他的政治才華得到充分的體現。當共和國遭到覆滅,君主製複辟時,他被逮捕後又被釋放,最後在佛羅倫薩近郊的鄉村過上隱居的生活。這個時期,他撰寫《君王論》來抒發他對君主的忠誠和膜拜,意在得到君王的重用。但是,《君王論》還未能發表,佛羅倫薩便發生起義,共和國再次掌權,推翻君主的統治。馬基雅弗利又向共和國請求職位。不幸的是他遭到了拒絕,在此之後,他鬱鬱寡歡,在痛苦和失望中離開了人世。
《君王論》中總結了意大利幾百年來的政治事件和激烈的革命,也反映了作者從事政治事業十多年以來的經驗教訓。當時意大利長期政治分裂,內憂外患,馬基雅弗利認為想要抵禦外來入侵,消除內部混亂,就必須建立起一個統一的集權政治。他本人熱切地盼望建立共和製度,但是也提出隻要國王能夠利用好手中的權力,傾其所能拯救意大利於水火之中,實行君王製也是喜聞樂見的事情。馬基雅弗利認為,目的非常重要,但是手段不一定包括在道德規範之內,是可以獨立研究的技術性問題。任何道義都無法聯係手段與目的。隻要實現目標,無論是多麼奸詐卑鄙、背信棄義的低級手段都是可取的。
《君王論》麵世以來,對整個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學術領域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為第一部政治禁書,它受到無數世人的矚目。在整個人類思想史上,《君王論》是一部獨特的存在:一方麵遭受著無情的毀謗和禁忌,另一方麵卻贏得了空前的聲望。問世460年以來,它向來是政治家、謀略家、野心家關注的焦點,長期以來受到猛烈的打擊。一直到20世紀後期,人們才開始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它。《君王論》在西方被譽為影響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是人類曆史上關於政治鬥爭技巧做出的最精辟、最獨到、最誠懇的報告。它的作者馬基雅弗利也因此被稱為第一位把政治和倫理學區分開來的政治思想家。
宗教改革理論的旗幟
人文主義運動席卷歐洲,動搖了教會的權威,宗教改革運動應運而生,勢不可當。16世紀,德國率先爆發宗教改革運動,接著在瑞士、英國、法國以及北歐等國家相繼興起聲勢和規模巨大的宗教改革運動,之後羅馬教會的統治權力大不如前,人們自行成立的新教規模逐漸擴大,經過長期不懈的鬥爭,最終獲得了合法的地位。
馬基雅弗利與第一部政治禁書
馬基雅弗利,生於1469年,卒於1527年。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是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曆史學家。他的父親是律師,母親具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在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下,馬基雅弗利從小就閱讀了不少書籍,能夠獨立思考,形成了崇尚自由的精神品格。成年之後,他投入政治事業,曾經擔任佛羅倫薩共和國十人委員會的秘書長,他的政治才華得到充分的體現。當共和國遭到覆滅,君主製複辟時,他被逮捕後又被釋放,最後在佛羅倫薩近郊的鄉村過上隱居的生活。這個時期,他撰寫《君王論》來抒發他對君主的忠誠和膜拜,意在得到君王的重用。但是,《君王論》還未能發表,佛羅倫薩便發生起義,共和國再次掌權,推翻君主的統治。馬基雅弗利又向共和國請求職位。不幸的是他遭到了拒絕,在此之後,他鬱鬱寡歡,在痛苦和失望中離開了人世。
《君王論》中總結了意大利幾百年來的政治事件和激烈的革命,也反映了作者從事政治事業十多年以來的經驗教訓。當時意大利長期政治分裂,內憂外患,馬基雅弗利認為想要抵禦外來入侵,消除內部混亂,就必須建立起一個統一的集權政治。他本人熱切地盼望建立共和製度,但是也提出隻要國王能夠利用好手中的權力,傾其所能拯救意大利於水火之中,實行君王製也是喜聞樂見的事情。馬基雅弗利認為,目的非常重要,但是手段不一定包括在道德規範之內,是可以獨立研究的技術性問題。任何道義都無法聯係手段與目的。隻要實現目標,無論是多麼奸詐卑鄙、背信棄義的低級手段都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