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非理性主義的巨大洪流(2 / 2)

雖然克爾凱郭爾的觀點對於我們而言已經年代久遠,當今的國家大多數實行政教分離,基督教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但基督教在文化上作為一些國家的國教,它的社會地位依然存在,所以克爾凱郭爾的《抨擊“基督教世界”》在當今看來,依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從法律上、文化上而言,國教都有顯著的共同點,就是將當時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思想融合基督教信仰,鞏固基督教在社會中的主流地位。根據克爾凱郭爾的思想,這種融合的做法與《新約》精神背道而馳。如果教會服從於世界,那就會失去教會的真理。教會必須存在於文化與社會的交流溝通中,預防其獨特的福音與世界融合的危險。

人們既要把福音廣泛地向世界傳播,又要做好被世界拒絕的準備。教會存在的目的就是告知世界即將進行審判,勸誡人們改正過錯,不是要維護或改造“基督教世界”。教會應該是時代的矯正者,在世界中發揮先知的作用。克爾凱郭爾認為,基督教的地位不需要通過教徒的多少來衡量。曆史向我們證明,教會太接近世界隻會招致福音的喪失。

克爾凱郭爾對教會的批判,反映了教會在與世界融合的過程中會對基督徒產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人們要理智看待教會在社會中的作用,向更多人傳播福音的同時保持冷靜,要懂得反思教會的使命,認清傳達信息的真正含義,避免教會在時代的潮流中迷失前進的方向。

“酒神哲學家”尼采

尼采,生於1844年,卒於1900年。他是西方哲學史上備受爭議的哲學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受到眾多批判。在他的《悲劇的誕生》一書中,通過“酒神精神”來闡釋希臘悲劇的來源和特質。他把“酒神精神”宣揚為形而上學,把自己稱作“酒神哲學家”。實際上,尼采哲學最大的特色就是“酒神精神”,而且突破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

“酒神精神”的本質意義是“肯定生命”,承認生命裏的一切快樂和痛苦。一個人隻有擁有了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意誌,才能坦然接受生命的順境或者逆境。“酒神精神”就是當痛苦、未知的事物來臨時,精神越來越歡愉,這也是悲劇藝術要展現的精神狀態。在尼采看來,作為個體的人需要懂得兩種態度:一是“神聖的舞蹈”,即坦然淡泊的人生態度;二是“神聖的歡笑”,即歡樂豪放的人生態度。不管生命是長是短,不管生活是苦是甜,都要用“神聖的歡笑”來麵對,用“神聖的舞蹈”來走完。

尼采認為人類生命的核心是“強力意誌”,意思是強大的力量。強力意誌代表生命意誌,追求的並非簡單的生存意誌,而是超越自身的更強大的能力。

永恒輪回思想是尼采哲學中的一個部分,這個思想引發許多爭議。他在《快樂的知識》這本書裏對“永恒輪回”做出解釋:曾經經曆的和現在經曆的人生,你將會循環往複無數次經曆它,這個過程中不會產生新的東西,但是裏麵的各種快樂和痛苦,都會引起你的注意。為了脫離“永恒輪回”的深淵,尼采提出“命運之愛”,主張人要時刻鼓勵自己,接受命運的必然。生命本來是沒有意義的,但在知道生命沒有意義之後,依然熱愛生命,才能步入肯定人生的境地。

尼采提出“重估一切價值”,意思就是把被顛覆的評價重新倒轉過來,“價值翻轉”就是否定被肯定的人,肯定被否定的人。重估道德價值,是重估一切價值的重中之重。在哲學發展史上,道德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尼采看來,基督教實際上是與生命對立的倫理觀念,這種觀念長期作為人們思想的指導,把善惡是非等價值觀顛倒了,使人們步入墮落。否定舊道德規範的同時,尼采也提出了新的道德規範。他主張用自然和生命代替道德,新的道德原則就是自然和生命樹,體現了順應生命自然的思想。

尼采認為人具有不確定性和可塑性。人永遠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人會通過自我創造產生自由,所以尼采提出要鼓舞人們積極進取,超脫生命的意義,實現自我超越。尼采的“超人說”,目的就是提倡人們在生存的過程中樹立目標和人生意義。“超人”作為一個形象,充滿“酒神精神”,不隸屬於任何地方,“超人哲學”的正麵意義在於生命的本質是接連不斷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