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實證主義的產生與發展(1 / 2)

斯賓塞與科學教育

赫伯特·斯賓塞,生於1820年,卒於1903年。他出生於英格蘭,是英國實證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他主張科學教育,否定古典主義教育。

1846年,他開始研究當代社會、政治、哲學、宗教和教育等問題,接觸了不少哲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等著作。19世紀60年代起,斯賓塞曆經30多年完成了《綜合哲學》,這部著作使他享譽世界,但是思想界對此書有不同的看法。

作為英國實證主義的代表,斯賓塞繼承了孔德實證哲學的基本特征,但是又有所不同。他支持社會進化論,把進化論的原理普遍化。同時,他也是當時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擁護者。

斯賓塞認為,教學能夠實現教育目的,學校教育應當把“完滿的生活內容”作為核心內容。他還認為科學知識最具有價值,知識的價值有兩種意義:指導意義和訓練意義。教學能夠引導人們進行各種行為活動,也能夠以最大限度訓練智力。價值最高的課程應該具有兩種作用:能夠獲取有用的知識和發展智力。斯賓塞主張對中等以上的學校進行課程改革,提倡把科學類的科目加入到課程體係中,然後按照教育的目的製定相應的課程。

第一類為生理學,是合理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預防失去健康,以此來增加自己的知識;第二類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社會學等,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基礎知識;第三類是心理學,包含生理學和教育學;第四類是曆史;第五類是文化藝術,例如雕塑、繪畫、詩歌、音樂等。斯賓塞提議的課程包含了許多科學知識。科學是斯賓塞課程體係的中心內容,占主導地位。

雖然斯賓塞的思想是100多年前提出的,但在今日依然有借鑒作用。斯賓塞在論述“智育”的文章中,具體地闡述了教育原則和方法。他認為,首先要注重兒童的心智發育規律,教學要與兒童的認識能力相符。其次,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自我教育是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的一點。最後,注重學習興趣。興趣是教學的準則,興趣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斯賓塞發表的《教育論》使他在教育界聲名大振。

在道德教育方麵,斯賓塞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擁護者,他承認“自我保護”是道德法則的重點。他極度反對懲罰兒童,注重“自然後果”,但是自然後果不適用於教育幼小的兒童。從個人幸福和現代生活的角度而言,斯賓塞主張兒童應當重視體育鍛煉。

斯賓塞注重現實,思想細膩,是一位傑出的教育理論家和改革家,他預料到工業革命後科學對社會生活的重要意義,預料到教育對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努力使科學與教育相結合,使自己的思想順應了社會曆史條件的需要,通過教育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斯賓塞與科學教育

赫伯特·斯賓塞,生於1820年,卒於1903年。他出生於英格蘭,是英國實證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他主張科學教育,否定古典主義教育。

1846年,他開始研究當代社會、政治、哲學、宗教和教育等問題,接觸了不少哲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等著作。19世紀60年代起,斯賓塞曆經30多年完成了《綜合哲學》,這部著作使他享譽世界,但是思想界對此書有不同的看法。

作為英國實證主義的代表,斯賓塞繼承了孔德實證哲學的基本特征,但是又有所不同。他支持社會進化論,把進化論的原理普遍化。同時,他也是當時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擁護者。

斯賓塞認為,教學能夠實現教育目的,學校教育應當把“完滿的生活內容”作為核心內容。他還認為科學知識最具有價值,知識的價值有兩種意義:指導意義和訓練意義。教學能夠引導人們進行各種行為活動,也能夠以最大限度訓練智力。價值最高的課程應該具有兩種作用:能夠獲取有用的知識和發展智力。斯賓塞主張對中等以上的學校進行課程改革,提倡把科學類的科目加入到課程體係中,然後按照教育的目的製定相應的課程。

第一類為生理學,是合理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預防失去健康,以此來增加自己的知識;第二類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社會學等,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基礎知識;第三類是心理學,包含生理學和教育學;第四類是曆史;第五類是文化藝術,例如雕塑、繪畫、詩歌、音樂等。斯賓塞提議的課程包含了許多科學知識。科學是斯賓塞課程體係的中心內容,占主導地位。

雖然斯賓塞的思想是100多年前提出的,但在今日依然有借鑒作用。斯賓塞在論述“智育”的文章中,具體地闡述了教育原則和方法。他認為,首先要注重兒童的心智發育規律,教學要與兒童的認識能力相符。其次,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自我教育是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的一點。最後,注重學習興趣。興趣是教學的準則,興趣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斯賓塞發表的《教育論》使他在教育界聲名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