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大輿論的支持下,歐洲列強不得不放棄幹涉美國內戰的一切計劃,英法武裝幹涉的企圖也隨之破產。
其二,國內形勢的需要。1862年,北方誌願兵的招募工作遇到困難,許多士兵逃亡,造成兵源不足。林肯為了在戰場上克敵製勝,必須摧毀南方的經濟,並把黑人這支戰鬥力量吸引到北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解放奴隸的步驟是必不可少的。
林肯指出:“解放奴隸會給我們帶來在南方土地上生長起來的二十萬人,它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東西,它使敵人減少同樣多的東西。”
奴隸的解放,導致南方奴隸的大量逃亡,對依靠黑奴勞動的南部種植園經濟是個沉重的打擊。同時大批黑人參軍,應征入伍的共有23萬人,其中陸軍20萬、海軍3萬,另外還有25萬黑人在陸海軍從事後勤工作。在戰爭中共有186000人直接參加戰鬥,其中約有38000多黑人為此而獻身。
正是為了維護聯邦統一這一中心目標,在國內外形勢的逼迫下,林肯審時度勢,實行策略上的靈活轉變,從戰爭前期不幹涉和回避奴隸製問題,轉向采取解放奴隸的方針。《解放奴隸宣言》的內容體現了林肯策略上的轉變,也始終是圍繞維護聯邦統一這一目標。
按他個人的想法,宣言隻是一個戰時措施。首先、宣言沒有一句話譴責奴隸製度;其次、宣言並沒有要求解放南部所有的奴隸,它有嚴格的指定地區;再次、在預告性宣言發表後的一百天內,如果叛亂分子放下武器,就意味著南部奴隸製將得到維持;最後、聯邦軍隊控製地區的奴隸不予解放。
由此可以看出,這顯然是一個有局限性的“解放宣言”,但是它又是至關重要的。正如林肯所說的,它“對於拯救聯邦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項軍事措施,我們必須解放奴隸,否則我們自己將被征服”。
南北戰爭行將結束時,激進派認為應當把南方參加叛亂的各州當作被征服地區來看待,並且把新人移到那裏,而把叛亂者驅逐出去。
林肯反對激進派的主張,認為南部各州在法律上從來沒有脫離聯邦,而隻是由於發動和參加叛亂暫時中斷與聯邦的聯係。他對叛亂分子采取寬容態度,也始終是圍繞維護聯邦統一這一中心目標。
在1863年大赦宣言中林肯提出:“一切參加叛亂的人,隻要它宣誓表示效忠並且廢除奴隸製度,就可獲得赦免,發還被沒收的全部財產,恢複被剝奪的政治權利。”
這一措施對在戰爭中刀兵相見的敵人而言,是相當寬容的。林肯擔心嚴懲叛亂者會在南方叛亂分子中種下仇恨的種子,助長他們的複仇心理。
林肯說:“曾經叛亂過的人民,假若他們感到自己的脖子上套上一個枷鎖的話,一定不會變為良好的公民。”如果國家因此麵臨第二次內戰,聯邦的統一又重新會受到威脅。
隻有寬容才能維護國家長治久安。這裏顯示出林肯是一位心胸開闊、目光遠大的政治家。
2.經濟方麵。戰爭爆發以後,聯邦軍隊進展十分不利,遭受了一係列的失敗。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麵,林肯製定實施了許多經濟措施,包括頒布《宅地法》,采取一係列積極靈活的關稅政策,等等。
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戰爭向有利於北方的戰局方向發展。
1862年,林肯在頒布《解放奴隸宣言》的同時,也實施了一部重要的經濟法案,即《宅地法》。根據此法案的規定,任何一個美國家庭隻要在其占據的土地上居住或耕作滿5年,其戶主隻需要繳納10美元的登記費就可以免費領取160英畝土地為己所有;若居住不滿5年,則該戶主可在該土地上居住滿6個月以上後,以當時的最低價格,約每英畝1.25美元,購買這塊土地。
該經濟法案的頒布具有巨大的意義。
一方麵他對於發展聯邦政府控製區域的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刺激作用,一方麵它對於發展北方的經濟,為增強北方在南北戰爭中的實力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麵他增進了聯邦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信任度,極大調動了北方民眾參與戰鬥的積極性,對於保衛聯邦的統一產生了巨大作用。並為戰爭勝利後的西部大開發產生了極其長遠的影響。
林肯戰時的另一項重要經濟措施是,在封鎖南方向歐洲進出口貨物通道同時,積極向外發展出口業務。南北戰爭時,英國穀物歉收嚴重,糧食供應幾近中斷,林肯不計前嫌,對英國的糧食出口有增無減,一方麵為北部聯邦創造了大量的外彙收入,有效支持了北部聯邦奪取戰鬥的勝利;另一方麵,也博得了英國民眾對北部聯邦政府的同情與支持,正是林肯這些適時得當的經濟措施推動了聯邦一步步走向了勝利。
(二)軍事與用人方麵的作為南北戰爭既然是一場敵對雙方的軍事較量,那麼,北方能夠最終獲取勝利,這便與最高領導人林肯獨到的軍事與用人措施不無關係。
美國誌願兵少將弗蘭西斯·格林和英國準將科林·巴拉德就曾對林肯的軍事才能有過很高的評價:“林肯是一位非凡的戰略家,北方取得最後勝利,主要得力於林肯在軍事上的卓越領導”。在戰爭期間,林肯所施行的一係列正確軍事決策都顯示林肯在軍事上的巨大天賦。
在戰爭伊始,雖然北方處於不利地位,甚至南方的軍隊進逼到了聯邦的首都華盛頓附近,但作為國家領袖,陸海軍統帥的林肯對戰爭卻表現出堅定不移進行到底的態度,更是展現了一位優秀軍事領導者的良好氣質。這從另一方麵也進一步體現了他維護聯邦統一的堅定決心。
當北方軍隊慘敗,國內許多人要求停戰和解,甚至一向以堅決反對奴隸製著稱的霍列斯·格瑞特也在1861年6月29日寫給林肯的公開信中表達了這一看法。林肯力排眾議,堅持繼續作戰。他對國務卿說:“我想把這場戰爭堅持到勝利為止,或者堅持到我死,或者堅持到我被征服,或者堅持到我的任期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