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保健作用
①抗病毒。扁豆含有對病毒的抑製成分,這種活性成分在水溶性的高分子和低分子部分都有,這種成分能有效地抑製病毒的生長。
②降血糖。扁豆中所含的澱粉酶抑製物在體內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③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扁豆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刺激骨髓造血組織,減少粒細胞的破壞,提高造血功能,對白細胞減少症有效。
④抗癌防癌。扁豆中的植物血細胞凝集素能使癌細胞發生凝集反應,腫瘤細胞表麵發生結構變化,從而發揮細胞解毒的作用,並可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增強對腫瘤的免疫能力,抑製腫瘤的生長,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食療應用
(1)治先天性心髒病。白扁豆150克煮熟後去皮,與生曬參粉3克、粳米150克共煮成粥,常食。
(2)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扁豆100克,紅棗20枚,洗淨後入沙鍋,加冰糖50克,加適量水,用小火燉2小時。每日服2次,作點心食。
(3)治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白扁豆研成細末,每日3~4次,每次服12克,用溫水送下。或以白扁豆30~60克,煮後取汁,每日分2~3次服。
(4)治小兒腹瀉。將鮮扁豆花5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約10分鍾後加入白糖即可。每日服3次。
(5)治腹痛。鮮白扁豆30個,搗成汁,用溫開水送服。
(6)治中暑。扁豆5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水剩300毫升時,加精鹽3克,分2次食。
(7)治小便不利。白扁豆皮15克,秋豆角9克,共用水煎,取汁加紅糖,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數日。
(8)治赤白帶下。白扁豆250克,炒後研末,每日2次,每次服16克,用米湯送服。
(9)治百日咳。扁豆16克,紅棗10枚,用水共煎,取汁,每日服1次,連服3~5日。
(10)用於肝癌、胃癌患者。山藥、白扁豆各30克,雞內金10克,粳米100克,洗淨後一起入沙鍋,加水1000毫升,先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熬成稀粥。每日服1~2次。常食。
(11)用於胃癌術後或晚期胃癌不能手術者。白扁豆100克洗淨入鍋,加適量水,先用旺火燒沸,再用小火煮至豆爛熟,加入白糖調勻成羹,當點心食。
(12)用於子宮頸癌患者。先將白扁豆30克、山楂20克、薏米50克同入布袋,瘦豬肉250克洗淨切塊,與藥袋同入鍋內,加水燉2~3小時,然後去藥袋,加精鹽,吃肉喝湯。
(13)治療脾濕虛困型中耳炎。白術15克,煎湯後去渣取汁,加入懷山藥18克、白扁豆20克和紅糖適量,共燉爛熟。隨意服食。
(14)治酒精中毒(酒醉)。扁豆30克,加適量水煎,飲汁。
(15)治風濕痛。扁豆根100克,加適量水煎,飲汁。
芝麻
性味歸經甘,平;入肝、腎經。
功用主治補肝腎,潤五髒,養血通便。適用於肝腎不足、眩暈、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病後體虛、津虧血燥之大便燥結、產後缺乳等症。
《神農本草經》曰:“主傷口虛贏,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名醫別錄》雲:“堅筋骨,明耳目,耐饑渴,延年。”
禁忌脾弱便溏者慎用。
食療保健作用
芝麻有白芝麻、黑芝麻2種,一般食用以白芝麻為好,黑芝麻則有滋補強身的作用。芝麻也可以製成醬、榨油等。我國的“小磨香油”堪稱中國一絕,這種油色黃透亮,香氣濃溢,是上等的調味佳品。
祖國醫學認為,芝麻味甘,性微寒,具有補肝腎、潤五髒、益精血、烏須發、駐顏色之功效,對治療膚燥發枯、須發早白、年老體衰、肝腎虛虧、白癜風、大便燥結等症有較好的療效。晉代養生學家葛洪在《抱樸子》中說:“食芝麻具有一年身麵光澤不饑,二年白發返黑,三年齒落更生”的功效。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也曾極力推薦以“九蒸之胡麻”作為治療痔瘡以及祛除百病之理想保健食品。
芝麻富含脂肪油,其中以油酸、亞油酸及甘油酯為主,還含有甾醇、卵磷脂等物質。芝麻所含的脂肪油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占40.9%,多不飽和脂肪酸為46.6%),具有促進肝髒脂肪代謝、降低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軟化血管、防治動脈血管硬化的作用,可以延緩機體衰老,防止心腦血管病的發生。芝麻所含的維生素E被稱為“自由基淨化劑”,具有顯著的抗衰老作用。芝麻所含的微量元素能加深毛發的黑色素,有防治白發的美容效果。
食療應用
(1)治腎虛眩暈。黑芝麻、枸杞子、何首烏各15克,杭菊花9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2)用於補腎益氣。黑芝麻300克炒熟,何首烏300克焙幹,共研末,調入白糖拌勻。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3湯匙,用開水衝服,連服半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