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正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天要塌下來了,但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隻是因為恐懼,我們的思維出現了放大效應。造成了“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悲劇。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其實不怎麼大的困難嚇倒,然後在一池隻能沒到大腿的淺水中掙紮,甚至丟掉性命。但隻要我們冷靜地驅逐煩惱,泰然自若地去麵對,我們就會發現,那些困難並不足以去擊垮我們。
美腿與醜腿——[美國]富蘭克林
世界上有兩種人,他們的健康、財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種享受大致相同,結果,一種人是幸福的,而另一種卻得不到幸福。他們對物、對人和對事的觀點不同,那些觀點對於他們心靈上的影響因此也不同,苦樂的分界主要也就在於此。
一個人無論處於什麼地位,遭遇總是有順利和不順利;無論在什麼交際場合,所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總有討人喜歡的和不討人喜歡的;無論在什麼地方的餐桌上,酒肉的味道總是有可口的和不可口的,菜肴也是煮得有好有壞;無論在什麼地帶,天氣總是有晴有雨;無論什麼政府,它的法律總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法律的施行也是有好有壞。天才所寫的詩文有美點,但也總可以找到若幹瑕疵;差不多每一個人的臉上,總可找到優點和缺陷;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
在這些情形之下,上麵所說的兩種人的注意目標恰好相反。樂觀的人所注意的是順利的際遇、談話之中有趣的部分、精製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氣,等等,同時盡情享樂。悲觀的人所想的和所談的卻隻是壞的一麵,因此他們永遠感到怏怏不樂,他們的言論在社交場所既大殺風景,個別的還得罪許多人,以致他們到處和別人格格不入。如果這種性情是天生的,對這些怏怏不樂的人倒是應該憐憫。但是那種吹毛求疵、令人厭惡的脾氣,也許本是從模仿而來,於不知不覺中養成了習慣。假如悲觀的人能夠知道他們的惡習對於他們一生的幸福有如何不良的影響,那麼即使惡習已經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還是可以矯正的。我希望這一點忠告能對悲觀的人有所幫助,促使他們去除掉惡習。
這種惡習實際上雖然隻是一種態度、一種心理行為,但是它能造成終生的嚴重後果,帶來真正的悲哀與不幸。他們得罪了大家,誰也不喜歡他們,至多以極平常的禮貌和敬意對他們敷衍,有時甚至連極平常的禮貌和敬意都談不上。他們常常因此很氣憤,引起種種爭執。他們如果想將地位改變或使財富增加,別人誰也不會希望他們成功,沒有人肯為成全他們的抱負而出力或出言。如果他們遭受到公眾的責難或羞辱,也沒有人肯為他們的過失辯護或予以原諒;許多人還要誇大其詞地同聲攻擊,把他們罵得體無完膚。如果這些人不願矯正惡習,不肯遷就,不喜歡一切別人認為可愛的東西,而總是怨天尤人、自尋煩惱,那麼大家就會避免與其交往。因為這種人總是難以與人相處,一旦你被牽扯進他們的爭吵中,你將會感到極大的煩惱與痛苦。
我有一位研究哲學的老朋友,由於飽經世故,時時謹慎、留神,避免和這種人親近。正因為世界上還沒有發明出使人一看便知什麼人有這種壞脾氣的儀器,因此他就利用了他的兩條腿:一條腿長得非常好看,另一條卻因意外事故而呈畸形。陌生人初次和他見麵,如果對他的醜腿比對他的好腿更為注意,他就有所猜忌。如果此人隻談起那條醜腿,不注意那條好腿,就足以使我的朋友決定不再和他做進一步的交往。這樣的“大腿儀器”並非人人都有,但是隻要稍微留心,那些有吹毛求疵惡習的人,大家都能看出來,從而可以決定避免和他們交往。因此,我勸告那些性情苛酷、怨憤不平和抑鬱寡歡的人,如果希望受人尊敬而自得其樂,那就不能隻是注意人家的醜腿。
【心痕筆記】
事物都有兩麵性,生活也是,既有美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有的人看待生活可能永遠麵對的是“醜腿”,陰暗、消極的因素便會侵襲而入,從而對未來充滿恐懼與憂慮。而有的人卻隻看“美腿”,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麵,不管是怎樣的煩惱與挫折,樂觀、積極是他的人生態度。所以,那些所謂的悲哀與不幸,若能換個角度看待,人生便會少了許多煩惱。
當無閑事掛心頭——林夕
常言道:“心如明鏡台。”
被人歪曲、誤解,贈以莫須有之罪,扣帽子,並非名人的專利,隻要你不是陶淵明,活在塵網中,就有所謂毀譽的煩惱。
那就考驗你的情緒智商高低。現在忽然流行資優神童,IQ動不動就超過130,不知是好現象還是壓力來臨的先兆。曆史上很多天才都有抑鬱症的記錄,不曉得這是因為高處不勝孤獨,還是上天的公平分配,或是左右腦之不能兩全其美。左腦理性發達,右腦感性卻失控。能力越高,責任越大,壓力越大。
作為普羅庸人,其實無謂羨慕超人。正如人言可畏,別人對你不算公道的評價,甚至是謾罵,隻要想,你原是庸人,你是完人的天才,又有何損失?
有些不快的事情,我們縱然一時不能忘懷,我的心法是把它分清楚。這些如塵埃般的負能量,不能忘記,是我們的記性有時不幸太好,但最多隻留在腦海,不見得要留在心上。庸人縱庸,總有足夠的智商把毀譽得失檢討過後得來的反省藏在左腦,至於心,是要保持幹淨衛生,懂得消毒的。正如神秀的禪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何處惹塵埃。”當然更高的智者慧能禪詩將之提升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連仆仆風塵都能無視,連掃地都省回。
腦是用來思考的,心當往無重狀態飛。一如雲門詩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心痕筆記】
在現實生活中,在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裏,對於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假如我們都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可歎世人終日雜事縈心,心為物役,“閑事”像巨石一樣壓在心頭,哪有閑情逸致去欣賞風花雪月、四季美景!更不知錯過了多少“人間好時節”!
若無“閑事”掛心頭,胸無渣滓,心如明月,隨在皆青山綠水,觸處見魚躍鳶飛,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上雲卷雲舒,心靈自由無礙,生命飽滿充實。我們唯有拋開內心的煩惱,現澄明清淨的本然之心,萬事萬物才會變得美好起來。
如果你快樂,就按喇叭——[美國]威爾?鮑溫
大約8年前,我認識了一個人,他幫助自己深愛的人,扭轉了許多人原本覺得悲慘無比的人生景況。一切都始於我在路邊看到的一塊告示牌。
那塊告示牌是由破破爛爛的厚紙板做成,釘在一根像是五金行會給人用來攪動油漆的棍子上。它置身於雜亂的垃圾與火蟻蟲的窩之間,邀我一起這樣做——
如果你快樂
就按喇叭
做這塊牌子的人也太天真了吧。我搖了搖頭,然後繼續往前開——我的喇叭安靜無聲。幾周後的一個禮拜天,我載著桂兒和莉亞開車上了高速公路,要去探望朋友。當我們接近堤道時,我又看到了那塊告示牌,而且不假思索地按了喇叭。“怎麼了?”桂兒問道,“路上有什麼嗎?”我說:“沒有。路邊有個告示牌說,‘如果你快樂,就按喇叭’,我覺得很快樂,就按下去了。”
當天稍晚,我們在回家的途中又經過那塊告示牌時,莉亞尖叫了起來:“爸爸,按喇叭,按喇叭!”在那時,我稍早之前期待與朋友同歡、享受和家人相處的愉快態度,已經改變了。我開始想到,隔天還有很多工作等著我去做,我的心情一點也不快樂,但我還是按了喇叭來滿足女兒。接下來發生的事,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內心深處有那麼短暫的片刻,我覺得自己比幾秒鍾之前快樂了一點——好像按喇叭會讓我更快樂。從那時起,我們隻要經過那段高速公路,莉亞就一定會提醒我按喇叭。
沒多久之後,我開始很想知道,那是誰放的告示牌,又為什麼要放。那天,我沿著公路旁行駛,估計著自己和“快樂”告示牌的距離,在我覺得快到的時候,就在最近的一戶人家前停了下來。
我開始準備著,如果有人來應門,我該說些什麼。就在我按下門鈴之後,我練習的開場白,根本就沒有機會說出口。“請進!”那人帶著溫暖、開朗的聲音說道。現在我真覺得尷尬了。我心想:“他一定是在等別人,而他以為我就是那個人。”盡管如此,我還是進了門,他則和我握手致意。我解釋著,我在他家附近的高速公路上開了一年多的車,而且看到了“如果你快樂,就按喇叭”的告示牌。據我估計,他家最靠近這塊告示牌,所以他也許知道些什麼。他笑得更開懷了,他告訴我,他在一年多前放置了那塊告示牌,還說我不是第一個停下來詢問這件事的人。
我聽到不遠處有輛車狠狠按了幾聲喇叭,他說:“我在本地的高中當教練。我和我太太都喜歡住在這靠近海灘的地區,也很喜歡這裏的人。我們過了很多年幸福的日子。”他那清澈的藍眼睛似乎要穿透我的雙眼。“前陣子,我太太生病了,醫生說他們也束手無策,隻能叫她處理好私人事務,還說她隻有4個月的生命,最多撐到半年。”
“有一天,我坐在陽台上,她則在房裏試著想小睡一下,”他繼續說,“她非常痛苦,很難入睡。我覺得快要被絕望淹沒了,我的心很痛。然而,我坐在那裏的時候,聽到有很多車子正要穿越堤道去海灘。”
“呃……”我說,“每年有1300多萬的遊客會來到這裏的海灘。”
他說:“沒錯。那你有過什麼比度假更快樂的經驗嗎?你計劃、存錢,然後和家人出遠門去,共享一段歡樂時光,棒極了。”路過的車輛按了一聲長長的喇叭,打斷了他。
教練想了一會兒,才又繼續說:“我坐在陽台上想到,雖然我太太快死了,但快樂可以不必隨著她死去。其實,快樂就在我們周圍。每天有幾百萬輛車子行經我們家幾百英尺外的地方,那裏就是蘊涵快樂的所在。所以,我就放了那塊告示牌。本來我也不抱任何期望,隻是希望車子裏的人不要把眼前這一刻視為理所當然。這個絕對不會再重現,和心愛之人共度的特別時刻,值得細細品味,他們應該好好領會當下的快樂。”
好幾種不同的喇叭聲,迅速而連續地傳了過來。他說:“我太太開始聽到了喇叭聲,剛開始隻是聽到零星幾聲而已,她問我知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就把告示牌的事告訴她。後來,按喇叭的車子數量逐漸增加,這好像變成了她的良藥。她躺在房裏時,隻要聽到喇叭聲就覺得很欣慰,知道自己不是孤單地在陰暗的房間內等死。她也享受著全世界的快樂,快樂真的就在她身邊。”
【心痕筆記】
有句禪語說得好;“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隻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麵對這一切。”
快樂其實就在身邊,關鍵是如何去把握。有的人總把快樂寄托於未來,整日忙忙碌碌,以期能在未來享受快樂,結果直到白發蒼蒼還與快樂無緣,這樣的人生實在可悲。
唯有全神貫注於周圍的事物,快樂才會不請自來。或許快樂的意義,不過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絢麗的花,享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