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悠遊世間,以慧心惠己惠人
種子撒落在泥土裏,到了春天,我們就會看到一條鮮花小路;種子撒落在人心裏,時間會讓我們收獲意外的驚喜。以慧心待人惠人,能更好地悠遊世間,因為,善良是人性光輝中最美麗、最暖人的一縷陽光。善良的人,理解別人的錯誤,就不會耿耿於懷,難以釋然;善良的人,寬容別人的過錯,就不會斤斤計較,鬱結不解……一個有愛心的人,一個無私高尚的人,心靈充滿陽光,幸福怎不眷戀?
美麗的微笑與愛心——[阿爾巴尼亞]特蕾莎修女
窮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一天晚上,我們外出,從街上帶回了四個人,其中一個生命岌岌可危。於是我囑咐修女們:“你們照料其他三個,這個情況較糟的人就由我來照顧。”就這樣,我為她做了我的愛所能做的一切。我將她放在床上,看到她的臉上綻放出如此美麗的微笑。她握著我的手,隻說了句“謝謝您”就死了。
我情不自禁地在她麵前審視起自己的良知。我問自己,如果我是她的話,我會說些什麼呢?答案很簡單,我會盡量引起旁人對我的關注,我會說我餓,我冷,我疼,我要死了,等等。她給我的卻多得多——她給了我她的感激之情,她死時臉上是帶著微笑的。我們從汙水溝帶回的那個男子也是如此。當時,他幾乎全身都快被蟲子吃掉了,我們把他帶回了家。“在街上,我一直像個動物一樣地活著,但我將像個天使一樣地死去,有人愛,有人關心。”真是太好了,我看到了他的偉大之處,他竟能說出這樣的話。他就那樣死去,不責怪任何人,不詛咒任何人,像天使一樣不與任何人攀比。這便是我們的人民的偉大之所在。“我饑腸轆轆,我衣不蔽體,我無家可歸,我不為人需要,不為人所愛,也不為人所關心。然而,你卻為我做了這一切。”
我想,我們算不上真正的社會工作者。在人們的眼中,我們或許是在做社會工作,但實際上,我們真的隻是世界中心的修行者。我想,在我們的大家庭裏,不需要槍支和炮彈破壞和平,或帶來和平。我們隻需要團結起來,彼此相愛,將和平、歡樂以及每一個家庭成員生命的活力都帶回世界。這樣,我們就能戰勝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罪惡。我準備以我所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獎金為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建設家園,因為我相信,愛源自家庭。如果我們能為窮人建設家園,愛便會傳播得越來越廣。而且,我們將通過這種寬容、博大的愛而帶來和平,並使之成為窮人的福音。首先為我們自己家裏的窮人,其次為我們國家,為全世界的窮人。
今天的世界上仍然充滿苦難……當我從街上帶回一個饑腸轆轆的人時,給他一碗飯、一片麵包,就能使他心滿意足,就能驅除他的饑餓。但是,如果一個人露宿街頭,感到不為人需要,不為人所愛,被社會拋棄,這樣的貧困讓人心痛,令人無法忍受。因此,讓我們總是微笑相見,因為微笑就是愛的開端,一旦我們開始彼此自然而然地相愛,我們就會想著為對方做點什麼。
【心痕筆記】
靈魂最美的音樂是善良與付出,愛心也總是能夠為生命增添新的色彩。當我們用一顆虔誠而熾熱的心去包容世間一切,並付出自己的一切時,心靈往往能得到超脫。
善良——王蒙
善良似乎是一個早過了時的字眼。在生存競爭中,在階級鬥爭中,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中,利益原則與實力原則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則。
我們當然也知道某些情況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我們聽過關於善良的農夫與東郭先生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的對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滅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該,善良就幫助惡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癡。
但我們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當中,那些等待著向他們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凍僵者或是重傷者當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惡狼?我們還要問,宇宙萬物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惡狼?為了有限的毒蛇和惡狼而不惜將一切視為毒蛇和惡狼,不惜以對付毒蛇與惡狼的法則為自己的圭臬,請問這是一種什麼疾病?
我們還可以問一下,我們以對待毒蛇和惡狼的態度對待過的那些倒黴蛋當中又有多少人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真的毒蛇和惡狼?如果說,麵對毒蛇和惡狼而一味善良便是糊塗的農夫或東郭先生,那麼麵對並非毒蛇或惡狼的人卻堅決以對待毒蛇或惡狼的態度對待之,我們成了什麼呢?是不是我們自己有點向蛇或狼靠攏呢?
善良與凶惡相對的時候,前者顯得是多麼稚弱而後者顯得是多麼強大呀。凶惡會毫不猶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卻處於不設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惡是無所不為的,凶惡因而擁有各種各樣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惡少得多,善良常常敗在凶惡手下。
然而人們還是喜歡善良、歡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處,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設性的有意義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擺脫沒完沒了的惡鬥與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實現健康的起碼是正常的局麵,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這就是善良的力量。
凶惡每“戰勝”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壓縮了一次,因為它宣告了自己的醜惡。善良每敗於凶惡一次,就把自己弘揚了一次,因為它宣揚了自己的光明。
善良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精神的平安,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樂觀。
善良可以與天真也可以與成熟的超拔聯係在一起。多數情況下善良之不為惡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會自衛和抗爭,隻是不濫用這種“正當防衛”的權利罷了。往往是這樣,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滲透了人生與世界的強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最不善良。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惡人更是常常四麵楚歌,如臨大敵,其鳴也淒厲,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著麵對現實,永遠不喪失對於世界和人類、祖國、友人、理想的信心。
我喜歡善良,我不喜歡凶惡。我認為即使自以為是百分之百地代表著真理和正義也不應該濫惡,濫惡本身就不是正義了。我相信,國人終歸會愈來愈善良而不是相反。
【心痕筆記】
善良就如天使的翅膀,可以帶來絢爛和美麗。隻因你善良的回眸,可能就會使一顆在寒冬中掙紮的心享受到春的明媚。善良又如沙灘上的粒粒細沙,看似平凡瑣碎,但無處不在。
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在於“善心”——[日本]稻盛和夫
追溯起來,這已經是40多年前的往事了,當時,我們京瓷公司還是一個中小企業,我在歡迎新員工的典禮上,對新來的大學畢業生作了如下講話:
“以前,你們一直在父母和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們的關照下生活。從今以後,你們進入了社會,所以,現在該輪到你們回報社會了。作為社會人,還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的想法是不對的。必須從‘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的觀念轉變為‘希望為他人服務’。”
之所以說這一番話,是因為當時京瓷公司規模還小,各項福利還不健全,而剛進公司不久的大學生們則抱怨:“我原以為這是一家不錯的公司,沒想到福利製度不健全,待遇也不好。”
對此,我訓斥道:“現在公司規模確實還小,設備、製度都不健全。但是,從今以後,使它成為出色的公司,成為福利待遇豐厚的企業不正是你們的任務嗎?不是要求他人去做,而是由你們自己去創造。”
我的觀點是,站在“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立場的人,隻注意不足之處,隻是抱怨不公平不滿意。但是,一旦進入社會以後就要站在“希望為他人服務”的立場上,必須為周圍作貢獻。因此,人生觀、世界觀必須作180度大轉變。
因為當時我還不知道“利他”這詞,所以並未把這些作為支配自己行動的哲學思想。但是,我仍然不斷告誡年輕人要為他人做點事情,即使一點點的用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利益而是他人利益,即使有時作出自我犧牲也要為他人盡力。圓福寺的長老們曾經給我講述了下麵這個故事,闡述了這種利他之心的重要性。
在某個寺院,年輕的修行僧問老師:“聽說在那個世界有地獄和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呢?”老師是這樣回答的:“在那個世界確實既有地獄也有天堂。但是,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表麵上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地方,唯一不同的是那兒的人們的心。”
老師繼續講道:“地獄和天堂裏各有一個相同的鍋,鍋裏煮著鮮美的麵條。但是,吃麵條很辛苦,因為隻能使用長度為一米的長筷子。住在地獄的人,大家爭先恐後想先吃,搶著把筷子放到鍋裏夾麵條。但筷子太長,麵條不能送到嘴裏去,最後搶奪他人夾的麵條,你爭我奪,麵條四處飛濺,誰也吃不到自己跟前的麵條。美味可口的麵條就在眼前,然而每一個都因饑餓而衰。這就是地獄的光景。
“與此相反,在天堂,同樣的條件下情況卻大不相同。任何人一旦用自己的長筷夾住麵條,就往鍋對麵人的嘴裏送,‘你先請’,讓對方先吃。這樣,吃過的人說‘謝謝,下麵輪到你吃了’作為感謝和回贈,幫對方取麵條。所以,天堂裏的所有人都能從容吃到麵條,每個人都心滿意足。”
即使居住在相同的世界裏,對他人是否熱情、關心會決定那裏是天堂還是地獄。這就是這個小故事想要告訴世人的道理。
我也多次向員工說起“利他之心”的重要性。為了完善經營,必須心存“奉獻於社會,奉獻於人類”的精神——我一直反複強調這一點。
【心痕筆記】
當你用一顆善心去對待生活時,你就會發現:真情,就在你身邊。善心是顆理解、寬容、忍讓的心,就是歡樂別人的歡樂,痛苦別人的痛苦,喜悅別人的喜悅。多一分理解和關愛,世界就多一分美好。
善良?豐富?高貴——周國平
如果我是一個從前的哲人,來到今天的世界,我會最懷念什麼?一定是這六個字:善良,豐富,高貴。
看到醫院拒收付不起昂貴醫療費的窮人,聽憑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藥和偽劣食品,製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礦難頻繁,礦主用工人的生命換取高額利潤;看到每天發生的許多凶殺案,往往為了很少的一點錢或一個很小的緣由奪走一條生命,我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驚,於是我懷念善良。
善良,生命對生命的同情,多麼普通的品質,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認為,同情是人與獸的區別的開端,是人類全部道德的基礎。沒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會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人是怎麼淪為獸的?就是從同情心的麻木和死滅開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幹一切壞事,成為法西斯,成為恐怖主義者。善良是區分好人與壞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