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退一步,盡享另一片海闊天空

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路徑窄處,退一步與人行。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處世精髓,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有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四處碰壁,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不善於在待人處世中給他人留餘地。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給自己、給別人留後路,不可把話說死,把事情做絕。於情不偏激,於理不過頭,如此立身處世,才能進退自如、遊刃有餘。

後退兩步的人生——丁香

白天上班的時候,和同事為了一件工作上的事情而爭論,我們誰也不讓誰,最後兩人鬧得很不愉快。回到家裏,我還生著她的氣。

吃過晚飯,我照例打開電腦。打開郵件時,我看到同事發過來的一封信,心想,我白天才和她鬧翻,她晚上就給我發郵件幹什麼?況且有什麼事情,不能在辦公室裏說呢?但我還是忍不住打開了郵件。

我輕輕地點擊了一下附件,隻聽見“砰”的一聲響,電腦屏幕上出現了一堆什麼也看不清的亂碼和馬賽克,亂碼上麵還有一些大紅的色彩。除了這些,別的什麼也沒有了。

看到電腦上的這幅畫麵,我是又驚又氣。驚的是同事給我發來了一封郵件,氣的是她是電腦高手,這封郵件要真有病毒,我的電腦不就徹底毀壞了嗎?

就在我準備撥同事電話的時候,我看見剛才還什麼文字都沒有的電腦屏幕右下角,突然跳出一行字來:請後退兩步,再看這封郵件。

我心裏一愣,不知道同事到底要做什麼。我按照提示後退了兩步,發現剛才看到的那些亂碼和馬賽克已經變成了清晰的“抱歉”兩個字;剛才看到的那些大紅的色彩,現在變成了一個心形圖。我終於明白了同事這封郵件的含義:她是在用心向我道歉!看到這裏,我不由為自己剛才因莽撞和一時衝動而對她產生的誤解感到慚愧。其實白天的那件事情,也並不完全都是她的不對呀。我原諒了同事,並決定當即給她寫一封回信,向她表示我的歉意。

從同事的這封郵件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許多時候,當我們被一些事情蒙蔽,感到生氣、焦躁或是不安的時候,不要急著往前衝,先後退兩步,也許效果不同。後退兩步,並不表示我們甘於懦弱,它可以讓我們的視野更開闊,能讓我們把前麵的路看得更清楚,好讓我們有時間審時度勢,把周圍的情況分析得更透徹,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而且,因為後退了兩步,許多的矛盾便會一下子化解得無影無蹤,從而讓你擁有海闊天空的心境。

【心痕筆記】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要高低交替。一個永遠不肯吃虧、不肯讓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一些好處,也是暫時的,遲早會被別人討厭和疏遠。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與人為善,學會諒解別人,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

蜘蛛絲——[日本]芥川龍之介

(一)

某天,釋迦菩薩獨自在極樂的蓮池邊徘徊地走著。

池中開著的蓮花,都像玉一般的白,一種不能言說的妙香,正從那當中的金色花蕊向四周不絕地散放。

這剛好是極樂的朝晨。

一會兒釋迦菩薩在這池邊佇立著,偶然從那遮蔽著水麵的蓮葉中間,見到池底的情景。

這極樂的蓮池下麵,正是地獄的底,所以水晶似的水透明地連貫著,三途河和針山的景色,像從眼鏡中看去一樣,清清楚楚地見著。

登時,釋迦菩薩瞧見一個叫做犍陀多的人,和別的罪人一同在蠢動著。

這個叫做犍陀多的人是一個曾經殺人放火,做過種種惡事的大盜。雖如此,記得他也曾行過一回善事。這事是:某天,這個人在深邃的樹林中走過時,看見一隻小小的蜘蛛在路旁爬著。這時犍陀多提起腳要將它踏殺,但忽然轉念一想:“不,不,這蜘蛛雖然微小,但也是一條命,胡亂把它弄死,終竟是很可憐的。”於是到底沒有踏殺,救了這隻蜘蛛。

釋迦菩薩一麵看著地獄的情景,一麵記起這犍陀多救蜘蛛的事。於是想著雖然僅僅是這樣一個小善的報應,但是能夠做到時,總要把他從地獄救出,幸好向旁邊一看,翡翠似的蓮葉上剛巧有一隻極樂的蜘蛛在吐著美麗的銀色的絲。

釋迦菩薩便輕輕地走去,一下把這蜘蛛絲拿到手裏,並且把它從那玉一樣的白蓮中間筆直地投向那遙遠的地獄去了。

(二)

這邊是地獄的血池。犍陀多在和別的罪人一塊兒浮沉著。

到處都是漆黑的。偶然從那漆黑漆黑中有朦朧的浮上水麵的東西,那就是那可怕的針山的針的光芒。所以這淒慘真是不能言說的。這上麵四圍透著一種像墳墓裏麵一樣的死寂,偶然聽見有什麼聲響,那也隻不過是罪人們的微弱的歎息。

這是因為降落到這裏來的那些人,已經受盡了地獄的種種責苦,疲乏得連哭泣的力量都沒有了。

因此怪不得就連是大盜的犍陀多,也隻好咽著血池的血,完全像快要死去的蛙一樣在悶燥著。

但這時,犍陀多無意中抬起頭,眺望著血池的天空,那淒涼的黑暗中,不是有一縷銀色的蜘蛛的絲,完全像怕人看見似的閃著一線細微的光,從老遠的天旁,嫋嫋地垂到自己的頭上嗎?

犍陀多一看見這個就自然而然地拍著手歡喜起來。若是抓緊著這條絲,無止境地升上去,一定可以逃離地獄,那是不會錯的。

不,若是弄得好時,也許還能夠升到極樂去呢。這樣一來,被拋上針山去的事也沒有了,被沉到血池去的事也沒有了。

這樣一想,犍陀多便趕快緊握著蜘蛛絲,拚命向上,開始一把一把地攀升著。

本來是大盜,對於這樣的事,自然是從小就習慣了的。

但是地獄和極樂之間,原就不知隔著幾萬裏,所以無論怎樣焦急,也不容易登上去。稍稍攀升了一會兒後,犍陀多到底疲勞了,要再向上麵升一把也不能夠了。

於是沒有法子,隻好暫時在這裏休息一下,在絲的中途飄蕩著,望著遙遠的下麵。

拚命上升的結果,到剛才止,自己以前住的血池,現在已不知何時在黑暗中隱去了,並且那朦朧閃光的可怕的針山也在腳底下消失了。如果這樣繼續上升,也許很快就能夠從地獄逃出。

犍陀多兩手握著蜘蛛絲,發出了從來到地獄起,多年沒有發過的聲音:“不要緊了!不要緊了!”

但是不料再一注意時,蜘蛛絲下麵正有無數的罪人們接連著,像螞蟻的行列一般,也一心向上地攀上來了。

看到這個場麵,犍陀多又驚又懼,像呆子似的張大著口,隻有眼睛在動著。

承載著自己一個人都像要斷了似的這條微細的蜘蛛絲,怎麼能夠經得起那樣多人的重量呢?

萬一蜘蛛絲斷了,自己好不容易爬上來,也不得不再次回落到地獄去。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那真是了不得!

但是,成千成萬的罪人們,正從漆黑的血池底,接連地上升著,細的發光的蜘蛛絲上,已經集成一列了。

於是犍陀多大聲叫喊著:

“喂,罪人們!這蜘蛛絲是我的。你們究竟得了誰的許可上來的?下去!下去!”

就在這一刹那,蜘蛛絲,忽然“布”的一聲,從犍陀多飄蕩著的那地方起斷落了。

犍陀多連叫喊的時間都沒有,像被風卷著的陀螺一般,咕嚕咕嚕地旋轉著,一直落到那暗黑的底下去了。

一切過後,隻有極樂的蜘蛛絲粼粼地閃著微光。在沒有月光也沒有星星的天空的中途,短短地垂著。

(三)

釋迦菩薩在極樂的蓮池邊立著,靜靜地把這事從頭到尾地看著。看到犍陀多像石頭似的向血池底下沉去時,就現出悲憫的神情,又開始徘徊。

犍陀多毫無慈悲的心,僅僅隻想讓自己從地獄逃出,因此便受到這樣的處罰,又墜落到地獄中去了。這事在釋迦菩薩看來,一定覺得陋劣可驚罷!

但是極樂的蓮池的蓮,對於這事一點也沒有留意。

那玉一樣白的花,正在釋迦菩薩旁,慢慢顫動著花萼。

這時一種不能言說的妙香,正從那當中的金色的花蕊向四周不絕地散溢。

極樂也已經將近正午了。

【心痕筆記】

《道德經》告訴我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危險時,心中隻有自我,一心與別人爭利的人,最終隻會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

在人生的舞台上,有時候,讓人一步就是自己的勝利,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拯救自己——做人就是要有不爭的涵養與氣量。

糊塗的哲學——[美國]戴爾?卡耐基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某一天晚上,我在倫敦得到一個極有價值的教訓。當時我是羅斯?史密斯爵士的私人經紀。大戰期間,史密斯爵士曾任澳洲空軍戰鬥機飛行員,被派往巴勒斯坦工作。歐戰勝利締結和平後不久,他以三十天飛行半個世界的壯舉震驚了全世界。澳洲政府獎他五千美元,英王授予他爵位,有一陣子,他是聯合王國裏被談論最多的人——大英帝國的林白。有一天,我上午參加一次為推崇他而舉行的宴會。宴席中,坐在我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位健談的先生提到,他所征引的那句話出自《聖經》。他錯了,我知道。我很肯定地知道出處,一點疑問也沒有。為了表現優越感,我很多事、很討嫌地糾正他。他立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句話出自《聖經》。”